第06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凝神聚力 持续求进
不断提升财力水平
对太极拳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的思考
失足者的镜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失足者的镜鉴
——读《贪官忏悔告诉我们什么——党员干部的12堂警示教育课》
□胡淼森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贪官忏悔,是最具震撼效果的廉政教育体裁。近些年来,在反腐倡廉教育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警示教育片和案例剖析报告,起到了发人深省的作用。靳长根同志所著的《贪官忏悔告诉我们什么——党员干部的12堂警示教育课》一书一经问世,便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作者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通过多年对贪官忏悔材料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拒腐防变的思路和对策,并撰写成书出版。全书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内因所决定的,而内因中最关键的就是思想观念的演变。作者开辟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角度,即从贪官的心灵世界寻找贪腐现象的源头,破除环境决定论和腐败无奈论的迷障,深入剖析贪腐者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认识上出现的偏差和谬误为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发现认识与行为之间非此不可的本质联系,从而找到精神世界里的贪腐之源。

  本书写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认识与方法的统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共有12个方面,即12堂警示教育课,是课堂教学与理论成果相互结合彼此促进的一次成功尝试。由于授课对象多为党员领导干部,作者在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分上下两篇。上篇精心选择贪官忏悔犯罪的材料,深入分析其犯罪原因、表现及危害;下篇则提出具体的防范对策,使领导干部在受到教育和启迪的同时,掌握一些拒腐防变的实际策略,从而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比如,在剖析了一些官员因攀比心理而走上不归路的案例后,提出了选准人生参照物、正确认识收入待遇、树立正确利益观等途径;在剖析了交友不慎和畸形亲情观带来的严重危害后,分别给出了慎重交友、严格管教家属子女等方法;在分析了“五十九岁”现象的深层原因后,给出了坚守青年志、常怀感恩之心、懂得知足与戒得等建议。

  二是道德与智慧的统一。贪官忏悔给人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贪腐行为既不仁不义,更不智不值。一方面,抛弃理想信念,沦为行尸走肉,使自己的心灵日益卑贱,像动物一样被欲望支配,降低了人生境界。另一方面,因腐败获取的收益,远远无法冲抵与之伴随的身心不安全感、相互猜疑、相互敌视的非正常人际关系以及最终人财两空的结局。作者援引的一份医学数据表明了廉洁有益健康、腐败导致死亡的结论,而广西玉林市原市委书记写下的“失足身名裂、铸成千古恨”的忏悔诗、江苏徐州市建设局原局长靖大荣在狱中自算的“七笔账”,更成为催人警惕的清醒剂。通过贪官忏悔,作者对腐败的成本进行了科学分析,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清廉,不仅是一种道德操守、从政的底线,更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三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我们再也不能依靠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传统论断来判断人性的变化,也不能简单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的中庸之道来平衡日益失衡的心灵世界。本书作者坚信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是使人清廉自守、远离贪腐的不二法门。同时,作者也清醒地看到,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状况,才能对症下药,抑制腐败动机,将腐败的机会和危害降至最低。作者将为官做人分为三种类型,即有道德的人、及格的好人和坏人、恶人、贪官、污吏,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正视了党员干部为自己谋取利益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谋利手段是否正当及其与贪腐的关系,应该说,这样的视角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本书建立在丰富的例证分析和翔实的数据资料基础之上,不仅对贪官的忏悔进行了文本细读和分析,而且对150名贪官忏悔犯罪的原因进行了粗略统计与分析,使得本书的理论观点更加真实可信、对策建议更加切实有效。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本书既有系统理论,又不乏生动案例;既思深而意远,又浅显而易懂;既示人以警醒,又导人以先路。这对于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具有很强的学习与借鉴意义,故此书值得党员干部深入一读。

  (此文原载2012年第二十四期《中国监察》)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