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怀川人物/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待扬鞭自奋蹄
桃园最后的灯火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待扬鞭自奋蹄
—— 记复转军人葛慎士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图为日前葛慎士(右)在轮胎厂家属院内进行治安巡逻。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本报通讯员 王玉泉 李进良

  年过七旬的老人大都颐养天年。复转军人、今年71岁的葛慎士却依然每天忙碌着。

  葛慎士1963年8月入伍,在部队服役15年,1978年8月转业到我市,先后担任河南轮胎厂三车间党支部书记、基改办党支部书记,焦作化电集团热电公司副经理、供销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助理等职务。2002年退休后,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他,又担任了轮三小区党支部书记,用热心服务为广大居民解难题、送温暖,至今仍活跃在社区公益事业的舞台上。

  葛慎士出生在战争年代,童年的唯一记忆就是饥饿,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就是在逃荒途中饿死的。作为一个历经苦难、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农村孩子,能够参军并在部队提干,转业后又在企业担任领导职务,他一刻也没有忘记部队和党组织的培育之恩。现在,他家是典型的党员之家,7口人就有4名党员,老伴既是党员,又是高级工程师,还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他时常对周围的人念叨:人啥时候都要感恩知足,日子过得好不好,要多和过去比一比。我是当过兵的人,要多干为政府分忧、对社会有益的事,这也是为部队争光、为党争光!他为自己立下生活信条: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图名、不图利,做一个一辈子都让组织信任、让群众信赖的人。一路走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无私无畏的“炮筒子”

  接触过葛慎士的人都知道,他性子比较直,说话像“炮筒子”,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有时脾气还有点倔:只要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遇到看不过眼的事,对谁都敢理论一番。当战士时,他曾一口气向连队指导员提出17条意见,在全营引起轰动,差一点被当成了“刺头兵”。在焦作化电集团热电公司工作时,他大胆地向前来考察企业重组工作的市领导提出了10条建议,后来建议全被采纳,一时间成了名人。他的大胆,来自于无私无畏。为了当好企业的“红管家”,他不仅自己两袖清风,而且很讲原则,铁面无私,为此没少得罪人,但群众对他的评价却很高。用他的话说:咱是吃过苦、当过兵的人,不能因顾忌个人前途和谋取一己私利而使集体受损。人,无欲则刚,无私则无畏!

  1983年前后,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人数增多,干部工人住房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当时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正处于试点阶段,企业建房缺少资金,又不敢大张旗鼓地向干部工人集资。面对困境,负责基改工作的葛慎士以军人的胆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主动提议由基改办负责筹集资金,一年之内,自建了2栋家属楼,购买了3栋家属楼。家属楼施工期间,为节约资金和保证质量,葛慎士亲自跑市场、谈价格,每天守在工地上监督把关,眼看着楼房一天天盖起来,他却一天天瘦下去。家属区建成后,葛慎士又多方协调,筹集资金对家属院进行硬化、绿化,使河南轮胎厂家属院成为当时市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使干部工人住有所居,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大杂院里的“老支书”

  如今,到山阳区艺新街道五号院社区轮胎厂家属院找个人还真不容易,因为周边几个小区已连成一片,这里被大家戏称为“大杂院”。但要在轮胎厂家属院问起“葛书记”,几乎尽人皆知。几十年来,葛慎士一直住在这里,大家对他十分熟悉,而他对小区的一草一木、一家一户也了如指掌。

  退休后的葛慎士,没有选择到在上海工作的两个儿子那里享福,而是留下来,义务担任了轮三小区党支部书记,服务57名党员、近千户居民,这一干就是十多年,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大杂院里的“老支书”、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进入晚年的葛慎士,依旧精神矍铄、直言快语,身上好像仍有使不完的劲,尤其喜欢干“为民请命”的事。刚退休那一年夏天,小区住户与相邻的某中学发生围墙纠纷,甚至惊动了公安部门。葛慎士闻讯及时赶到现场,协调处理纠纷,第一次当起了居民权益的代言人。

  当时,学校的一面围墙紧贴居民楼而建,且多次加高已达10米,居民楼3楼以下白天不见阳光,居民的采光通风权受到侵害,另外,两墙夹缝里垃圾成堆、气味难闻。居民为此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因为学校是重点安防单位,问题拖了多年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后来,有一户居民将围墙打了个通风洞,校方发现后以破坏安全设施为由报警,民警出警时与居民发生争执,场面几乎失控。葛慎士赶到现场后,首先对擅自打洞的居民进行了批评,接着当着公安民警的面,指出校方的行为侵害了居民的采光通风权,要求依据有关规定彻底解决围墙透光通风问题。经多方协调,学校终于同意将100多米长的高墙推倒,改建成通透式栏杆隔离墙。葛慎士则向轮胎厂工会反映,争取到10万元资金,承担了学校围墙的改建经费。拖了十几年的老大难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双方也成了好邻居。

  葛慎士解决棘手问题出了名,大家遇到暖气不热、管道破损、邻里纠纷等问题,首先就会想到“葛书记”。多年来,他协调解决的各类矛盾和纠纷上百起,为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突出贡献。

  前几年,轮胎厂家属院有3辆电动车连续被盗。经慎重考虑,葛慎士动员6名老同志,成立了义务巡逻队,负责小区的安保工作,效果非常明显,受到居民好评。居民之间一旦有小摩擦也总爱说一句:不行咱找老葛去!有趣的是,一般的邻里纠纷只要把话说到这里,矛盾隔阂多数就自行消除了——因为大家都见识过葛慎士处理纠纷的“手段”,理亏的一方便先让了步。在葛慎士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下,轮胎厂家属院邻里关系非常融洽,60%住户的门口都被社区挂上了“五好家庭”牌匾。

  企业复转军人的“主心骨”

  虽然脱下军装已几十年,但葛慎士一直对部队怀有一分特殊的情感,始终不忘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对当过兵的人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2001年军转安置政策调整前,军转干部分配到企业工作的比较多,仅焦作化电集团就有17名。受诸多因素限制,这些复转军人多数在企业一线工作,有的同志思想产生落差,一度情绪悲观失落。

  为做好这部分同志的思想工作,2000年7月,企业领导找到在部队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葛慎士,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因为,他不愿看到一个穿过军装的战友掉队。领导问他有什么条件,他伸出了一只手。领导笑了笑,以为是想要经费。他摇摇头一本正经地说:我只要求从今年开始,在每年五个重大节日里,都组织企业军转干部开个座谈会。

  在随后举行的八一建军节座谈会上,公司领导宣布了这条不成文的“规定”,为每位军转干部发放了80元过节费,并充分肯定了他们以前为国家、为军队、为企业作出的贡献。葛慎士细心地观察到,这些曾经扛过枪、负过伤,回地方后却成为普通工人的老军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被人尊重的滋味,很多人搂住他的肩膀,眼里闪现着泪花……

  葛慎士常说:“军转干部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还是荣誉和责任的代名词。”葛慎士感到肩上增添了沉甸甸的责任,他把做好军转干部的思想工作,作为对企业、对社会、对党和政府的一种感恩回报,十几年来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大量心血。每个月,他都要到企业和市军转办几次,一方面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一方面反映企业复转军人的问题。他身上常带一个笔记本,随时记下每个老军人的住址、生日、家庭收入和健康状况等信息,以便于联系、沟通、提供帮助。为及时了解企业军转干部的思想现状和上级的要求,他坚持每半个月到企业汇报一次情况,争取公司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他还经常到市有关职能部门了解上级的政策规定,回来后利用各种场合,积极向军转干部宣传国家的军转政策。因为怕晕车,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每次都是步行。去年,新闻媒体报道了模范复转军人李文祥隐功埋名50年的先进事迹,市军转办在全市开展了向李文祥学习的活动,并将编印的学习材料发给了葛慎士。老人如获至宝,立即组织企业复转军人学习,让大家接受教育。

  如今,葛慎士帮助过的企业复转军人已增加到40人,辐射周边几个重点兄弟企业和住宅小区,他已成为这批复转军人的“主心骨”。他定期到企业复转军人家中登门拜访,不仅与复转军人交流思想,更注重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合理需求。有时,他三天两头往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跑,为复转军人协调解决医疗保障、福利待遇等困难。

  每当有企业军转干部患病或住院,老葛都要亲自去看望,这些年来,他先后看望因病住院的老军人数十次。他的退休金并不高,但每次看病人他都要自掏腰包买些营养品。偶尔到上海的儿子家住上一段时间,他心里也放不下这群老战友,经常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联系。

  去年11月,老复转军人杨新彪做了小脑摘除手术,葛慎士专门到家里探望,与他谈心、聊天,做思想工作,鼓励老杨树立生活信心和战胜病魔的勇气。术后一时糊涂一时清醒的老杨,尽管常常连家人也认不出,但见到葛慎士时总能清楚地喊他“老葛”,有时还抱着他不让走,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靠着真诚和热心,葛慎士赢得了复转军人和家属们的信任,他说的话大家都愿意听。

  现在,葛慎士老人每天还坚持爬山,锻炼身体。他说:我还想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多作点贡献,没有一个好身体不行啊!他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正是葛慎士老人崇高思想境界的真实写照!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