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建忠、宋鹏) 入冬以来,沁阳市法院通过与当地10多个行政单位联手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积极帮农民工讨薪,共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
张长富是武陟县山阳乡北凡村人,他和8名工友在沁阳市一家建筑工地打工期间,被无故拖欠1.2万元工资。为了追讨工资,他们跑了半年多时间都没有结果。正当他们心灰意冷的时候,法官的上门服务让他们感到非常意外。
原来,为了及时发现公共利益、群体性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案件,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沁阳市法院去年10月初与辖区的劳动监察、社会保障、工会组织等10多个行政执法单位、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在联络劳动监察部门时,法官发现了张长富等人的讨薪问题,于是启动支持起诉的工作程序,主动上门服务。
该院立案庭法官帮助他们制作民事起诉状,收集证据,为他们申请诉讼费减免。很快,当该建筑工地的工头收到法院的传票时,一改过去的冷硬态度,表示愿意和解。不到三天的时间,张长富等人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工资。
截至1月14日,该院通过开辟”快速通道“,指定专人24小时受理农民工案件,减、免诉讼费,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等举措,已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
去年,解放区法院到保险公司开展巡回审判、现场调解工作,当场调解6起案件,保险公司现场履行赔付20余万元,收到了良好效果。为继续推广这一经验,该院通过积极准备、协调,1月11日,再次到保险公司进行巡回调解工作,现场调解3起案件。图为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当场向交通肇事受害人履行赔付。 张海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