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利剑出鞘斩“李鬼”、拉网围剿“老鼠会” ……去年11月启动的中原红盾“双打”行动以来,市工商局果断出击、连续作战,在我市打出了声势和权威。截至目前,全市工商系统累计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953起,案值77.76万元,端掉传销窝点7个,遣返传销人员30人,已立案11起,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为确保中原红盾“双打”行动取得成效,市工商局在构建联动机制上做起了文章,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打击酒类侵权行动上,该局邀请知名酒厂的打假工作人员联合打假,在产品鉴定上给予指导,确保有的放矢。在酒类厂家打假人员的有效配合下,此次行动共查扣各类涉嫌侵权酒1571件。
在查处假烟行动上,该局联合烟草部门于去年11月26日至30日开展了打击假冒卷烟和规范烟草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周活动,严厉查处无烟草零售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生产销售无注册商标的卷烟、有包装的烟丝和生产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烟草制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加大对非法印刷烟草制品商标标识的查处力度。在烟草部门的配合下,此次行动共检查卷烟经营户539户,立案67起,查扣涉嫌物资127件,取缔无照经营2户。
在查处传销行动上,该局与公安机关组建了联合行动办公室,下发了联合行动方案,建立了打击网络传销联络员制度,加强了在线索收集、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委托协查等环节的密切配合,共端掉7个传销窝点,遣返传销人员30人。
中原红盾“双打”行动开展以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是整个行动的重点。在工商部门的重拳出击下,一批“李鬼”也纷纷现形。
在孟州,工商执法人员暗访查案,一举端掉一个假酒制售窝点,查扣470件(3660瓶)侵犯“泸州老窖”商标专用权白酒,这也是“双打”集中行动周期间,我市查获的最大一起白酒商标侵权案件。随后,工商执法人员又查扣假冒可口可乐、雪碧饮料1100件(6600瓶),仿冒美国CM羊垫绒鞋1500双,非法印刷商标标识1万余件。
在沁阳,工商执法人员从细微之处深挖线索,在一家酒行查获60件360瓶问题葡萄酒,接着又在一家酒行查处68件假冒郎酒和29件假冒泸州老窖。
在博爱,工商执法人员顺藤摸瓜,揪出了一间向食品店供应假冒莲花味精的仓库,查获了200多公斤的假冒莲花味精,并对售假有“前科”的商店进行了重点排查,抖出了一起涉案金额达2.8万元的假冒伪劣电线大案。
在新区,工商执法人员根据群众举报,对辖区某食品厂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查获防冒“脉动”维生素饮料1580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