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孙 军 董柏生
面对当前相当数量的超限超载车辆行驶在公路上,致使公路早期损毁严重,被迫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修,严重损坏公路、桥梁极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等现象,参加省两会的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郝立富呼吁,下猛药、出重拳、抓治超,严厉打击各类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行为,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近年来,我市公路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736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81公里,为我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就如何打击各类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行为,郝立富建议,要紧密结合全省开展的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行为。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五个强化’。”郝立富说,“一是进一步强化路面执法。要积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严格实施首查责任制,坚决做到卸载到位、处罚到位。二是进一步强化源头监管。加大源头治超力度,明确并公开重点货运源头单位,防止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出场(站)上路行驶。同时,对车辆的入户、年检、准入、经营许可等审核把好入口关,坚决杜绝非法生产、改装及不符合规定用途的车辆进入道路货运市场。三是进一步强化队伍管理。着力提高治超执法工作人员服务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治超执法队伍。四是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切实保障治超队伍的工作经费,按照要求尽快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治超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五是进一步强化宣传效果。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平台,通过召开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企业责任人、车货主等参加的座谈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标牌和条幅、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等形式,开展深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为治超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