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本报通讯员 薛贝利
去年,市工商局以开展“食品安全规范年”活动为主线,以中原红盾行动为契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食品安全“防火墙”。
初步构建食品安全诚信监管体系
去年,在该局推动下,全市10159户食品经营户全部建立了自律制度,这项制度将食品经营户的许可情况、违法情况、投诉处理情况、食品安全自律情况,全部纳入信用信息记录归档,并在此基础上对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按照信用等级评价标准进行信用分类,根据不同的等级实行分类监管。该局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我市初步构建了覆盖整个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诚信监管体系。
同时,在该局的督促下,我市9772户食品经营户根据自身经营条件分别建立了临期食品销售专区或专柜。该局还建立了3716名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联络员,实现与辖区工商所食品安全信息沟通常态化,推动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率先开展食品安全行政约谈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消费维权效能,营造和谐消费环境,去年,该局制定出台了《消费维权行政约谈制度》,探索推行消费维权行政约谈工作新模式,即利用“12315”申诉举报中心数据集成优势,对消费者的投诉特点进行分析,对投诉热点行业、企业,通过面对面座谈方式,向其通报消费者的申诉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行政指导,限期整改到位。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该局共召集近200名大型商场超市负责人、食品批发商,开展了90余场次行政约谈,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食品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去年,该局先后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乳制品、食用油、酒类、节日市场、食品非法添加剂六项专项整治执法行动,针对重点食品快速抽测7900个批次,抽检糕点、调味品、豆制品、肉制品、乳制品等20类1030批次食品。根据抽检情况,该局先后查处了销售不合格腐竹案、假冒维维豆奶案、假冒“乐百氏”饮料案等一大批在全省有影响的食品违法违规案件。截至目前,该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955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8365户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379个次,检查食品添加剂经营户191户次,查处各类食品案件1155起,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数量4100公斤,取缔无照经营114户,有力地维护了流通环节食品市场安全。
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在全省推广
为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该局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监管装备的资金投入,自筹资金350万元建设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该系统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和食品进货查验系统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进货查验系统是为服务食品经营者履行法定的食品进货查验义务而设置,供食品经营者免费使用;监督管理系统是执法人员运用无线网络信息技术、卫星地图定位系统、移动市场巡查终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市场巡查和日常监管,并将监管情况自动归入食品经营户信用档案。截至目前,该局已为69个有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的工商所,配备了300个食品安全市场巡查终端系统,实现了移动执法检查、监管轨迹卫星定位、网上调度指挥、网上督察、监管信息自动统计、监管记录即时打印功能,全面提升了我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这项工作受到省工商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