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芝(1883—1961)武陟县三阳乡樊庄人,是清末最后一批秀才,是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宣统三年毕业于河南高等学校)。先后在开封河南大学、武昌优级师范、怀庆府中等专业学校任教。1922年,任武陟县立中学校长,直到抗战前夕。日伪期间,曾任武陟县三区区长,后又到荥阳广武中学任教,解放后解甲归田。
高敬芝说:“人的一生不做恶事心坦然,不做好事白吃饭。”因此他一生只做好事不做恶事。虽然他去世数十年了,但在群众中还流传着他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帮人教人
高敬芝在武陟县立中学担任校长时,有位昔日的学生来找他帮忙。说自己去焦作拉煤,路过修武县铁罗头村时,拉车的骡子碰伤了一头猪,主家不愿意,两个发生争执结果煤车被扣压,请他去讲情把煤车帮助要回来。高敬芝说:“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出门在外就得夹住尾巴做人,碰伤人家猪,得赔礼道歉,耳朵得听进人家的指责,自己还一杆硬,不认错,人家能不恼?能不扣压你车?此事不好说,煤车难给你要过来!”学生看高敬芝不答应他,只好怏怏而回。
学生回家,一家人都责备他,都说高敬芝批评得对,当时真不该和人家争执,他后悔不已。可这事高敬芝不管谁还能管?一家人正在焦急无策,有人传来消息说,扣压煤车的人被修武县政府抓起来了,看起来高敬芝表面上说不管,实际上在暗中帮助,其目的是教育自己。
扣压煤车的人是铁罗头村的财主,为地方一霸,可他在县政府中没有熟人,家里人说不上话,一家人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二房媳妇娘家是武陟县小高村的,母亲和高敬芝是堂妹,她自报奋勇回娘家叫母亲找高敬芝想办法。母亲说听说敬芝的一个学生在修武县当县长,托他去讲情有门,说罢就去了。
高敬芝说:“猪是圈在圈里的,你闺女女婿家的猪跑到大街上,被拉车的骡碰伤,责任在你闺女女婿没把猪圈好,你闺女女婿不但不思己过,反而扣压人家煤车,这触犯了法律,我管不了,等候政府处理吧!母亲碰了钉子,灰溜溜地回家了。
谁知第二天外甥来报信说,闺女女婿被放回了家,回家他就赶紧把煤车放走了。母亲方才明白,敬芝表面不答应暗地在周旋哩!要不,人能放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