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武陟/副刊 上一版3
三代帝王师李棠阶
公婆的“自然经”
春节的问候
妙乐寺塔
古怀城东关、南关和西关
高敬芝故事
遗失声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覃怀名人/王光先
高敬芝故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高敬芝(1883—1961)武陟县三阳乡樊庄人,是清末最后一批秀才,是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宣统三年毕业于河南高等学校)。先后在开封河南大学、武昌优级师范、怀庆府中等专业学校任教。1922年,任武陟县立中学校长,直到抗战前夕。日伪期间,曾任武陟县三区区长,后又到荥阳广武中学任教,解放后解甲归田。

  高敬芝说:“人的一生不做恶事心坦然,不做好事白吃饭。”因此他一生只做好事不做恶事。虽然他去世数十年了,但在群众中还流传着他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营救许继志

  

  许继志是武陟县北官庄人,30年代初期,在武陟县立中学以教学为掩护,传播革命道理,发展党的组织,组织地下活动。

  许继志早已被国民党的人盯住了,终于在他组织的一次武陟县农民抗捐暴动后被人告发,送进了开封监狱。

  党组织经打听获知,许继志的婶母是高敬芝夫人的堂妹,高敬芝的一个学生在省党部任要职,因而动员许婶去向敬芝夫人求情,叫高敬芝去国民党省党部活动营救。

  高敬芝十分清楚,国共两党的斗争十分激烈,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建立红色政权,蒋介石坐镇南昌,指挥国民党军队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围剿。营救共产党人出狱弄不好有杀头危险,因而犹豫不决迟迟不答应,可高敬芝心软,搁不住夫人的苦苦哀求,终于横下一条心挺身前往。

  这天夜里,高敬芝提着一个沉甸甸的袋子来到了在国民党省党部任要职的学生家里。学生惊异地握着高敬芝的手问:“高校长深夜来访学生,看来必有要事相托?”高敬芝声音沉重地回答:“您猜的对,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学生说:“请坐下慢慢说,只要学生能办的事,一定尽心尽力办。”高敬芝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说:“我的一个教员叫许继志,被关在开封监狱你可知道?”学生说:“许继志?知道!可不知是你的教员。他是在组织农民抗捐暴动后被抓的。”高敬芝说:“请你高抬贵手,将他释放出来!”学生说:“蒋委员长的政策是,宁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案虽没定,但他属有重大嫌疑之人,这事我不好办。”高敬芝说:“你在校读书时,是我最器重的学生之一,我待你不薄。我从来没求你办过啥事,今天就求你这一次。”说着,将提包带的一千元大洋哗啦一声倒在了桌上,“不看僧面看佛面,看我的面子想想办法吧!”学生盯着那一千元大洋迟疑了半天说:“你能保证他以后不再做反对政府的宣传吗?”高敬芝爽快地回答:“能。”学生拿出了纸、墨、笔说:“那么,请你写一份担保书吧。”高敬芝毫不犹豫拿起笔,蘸上墨在纸上写了一份担保书。学生看看担保书说:“高校长,办这事只一次,下不为例。我得从中好好周旋,弄不好,身家性命难保。”高敬芝说:“那就多谢了。”

  数天后,许继志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予以无罪释放出来。(建国后许继志曾任河南省政法干校校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