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年“慌”
什么条件下可以转诊到外市?
打工仔五万工钱落车上
好交警闻警拦车找回来
公 告
“反浪费”关系公信力
媒体观点
春节期间天气多变
安全驾驶 平安出行
春节谨防旅途性精神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味”不在花钱多
□ 张丽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买年货、赶火车、扫灰尘、贴春联……天南海北,“过大年”的味道越来越浓郁,其中不乏大把大把地花钱,以求“年味”十足的人。

  随着日子越来越红火,穿新衣、吃年饭早已不再是孩子们的期盼;生活节奏加快、城镇化发展,压缩了人们休闲的时间,提着年货串门、走亲戚拜年等年俗被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新方式取代。很多人感慨“年味”变淡了,于是昂贵的拜年礼物、成千上万元一桌的年夜饭、吃一半倒一半的友情聚餐……成了一些人找寻“年味”的方式。

  其实,“年味”浓不浓,不在于花钱多少。只要静下心来品味,“年味”从未走远。“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句流行语,道出了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表达了人们对“年味”的共识。

  尽管春运“一票难求”,归心似箭的游子们还是背着大包小包往家赶,为的就是一年到头阖家团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的春运大迁徙,构成了中国人的亲情画卷。在这里,“年味”不在花钱多少,“年味”就是一家人围炉夜话,听老人满含爱意的唠叨,陪孩子欢快地玩耍;“年味”就是热气腾腾的饺子吃出的归属感觉,是一个大红的“福”字下亲朋好友互道祝福的问候;“年味”就是长年在外打工的兄弟间诉说彼此牵挂,通报新年打算……人间的温情化作浓浓的“年味”,预示着来年生活会更好。

  节俭过年同样热闹温馨。一家人动手做年夜饭,能吃多少做多少,少点大鱼大肉,既省钱也有利于身体健康;礼尚往来少送点名贵商品、豪华包装,“千里送鹅毛”重在一分情意;少燃放一些烟花爆竹,既减少空气污染,也减少人身伤害。

  节俭过年意义也许更大。节俭新风吹拂下,不管你多么富有,请不要把过年民俗异化为过度消费。且不说还有多少贫困人口,单单是日渐减少的资源都在警醒我们,勤俭节约省下的不只是自家的财物,更有国家民族的未来。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