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基层能力提升是重中之重
这个春节,他们这样过
刘怀忠:痴迷杏林终不悔
雨水节气防寒湿
独特的刮痧疗法
优惠政策
给力中医
中药煲汤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怀忠:痴迷杏林终不悔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朱传胜

  不打针、不吃药,用手就能将患者的病医治好,在中医这条道路上,年近六旬的刘怀忠越走越痴迷。作为市中医院康复科的创始人,他对中医有着一分很特殊的情感。

  圆梦中医

  大凡有成就之人,起初多是因某种事物使其怦然心动,方有启蒙之后的执着追求。 那么,是何事让刘怀忠怦然心动,才让他踏上茫茫的中医征途呢?

  刘怀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思绪拉回到几十年前。

  1971年,年轻的刘怀忠走上了工作岗位,在我市一家医院从事药剂工作。在那段时间,他常常在下班后到临近的中医针灸室串门,于是对小小针灸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并由此迷上了中医。为了深入了解针灸疗法,他便在业余时间找一些中医类书籍进行学习。

  两年后,刘怀忠应征入伍。虽然离开了医院,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丢掉对中医的追求与学习。

  在部队,他还利用自己学到的中医针灸等知识,为生病的战友治病。慢慢地,他就成了部队里有名的“郎中”。

  为圆自己的中医梦,转业后,他放弃到待遇优厚的大医院工作,而是到我市一家中医学校就读,系统地学习中医知识,并师从焦作市十大名老中医王骧腾 ,从中学到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中医知识,为他以后从事中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能够从事中医工作,学有所成的刘怀忠选择到市中医院工作。

  发扬中医

  到了市中医院后,刘怀忠并未如愿到临床一线工作,而是走上了行政岗位。直到1992年,时任该院人事科科长的刘怀忠才有机会“发扬中医”。

  当时,中医事业遇到了低潮。就在大家商讨中医事业该如何突围时,刘怀忠提出的一条建议引起了该院领导的关注。

  “当时,我提出组建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科,那个时候这种科室在全市尚属空白。”刘怀忠说,“这个建议提出后,院领导都很赞成,并决定让我牵头来组建。”

  就这样,经过一番努力,一个新的科室成立了。当初,这个科室仅有三四个人。当时,年近不惑之年的刘怀忠一手抓管理,一手抓业务。

  为了重拾中医临床业务,刘怀忠从书上学,向同行学。慢慢地,他越干越顺手。几个月后,这个新科室就站稳了脚跟。

  后来,在刘怀忠的领导下,该科又兼并了针灸、理疗等科室,队伍越来越壮大。1995年,该科有了病房,业务也涵盖了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现代康复等方面,成为一个综合性中医康复科室。

  成名中医

  如今,刘怀忠虽然从科室负责人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仍是该科的名誉主任。对于中医康复科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他功不可没。

  值得一提的是,痴迷于中医的刘怀忠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练就了一套中医“绝活”——儿科推拿。与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疗法颇为不同,小儿推拿能治许多病,这也是他最让人称奇之处。今年8岁的婷婷脊柱有些侧弯,脊柱两旁张力不对称,经他推拿后有了明显改善,免去了开刀之苦;刚出生1个月的军军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经他推拿后得到了治愈,颈部如今活动自如。

  由于工作突出,2002年,刘怀忠被评为焦作市中医先进工作者。

  上图为刘怀忠运用中医推拿疗法为患儿进行医治。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