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基层能力提升是重中之重
这个春节,他们这样过
刘怀忠:痴迷杏林终不悔
雨水节气防寒湿
独特的刮痧疗法
优惠政策
给力中医
中药煲汤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独特的刮痧疗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阎河

  一名医生拿着一个小小的牛角,在患者的颈部、背部不停地刮来刮去或者在某一个穴位上不断地按压、轻揉。不一会儿,患者的颈部、背部就出现了一些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斑点。这是前两天记者在市中医院美容科看到的一幕。该科主任杨玉茹告诉记者,这种治疗方法就是传统的刮痧疗法。

  说起刮痧疗法,可谓是既神奇又简便。据传,远古时代,当人们患病时,往往会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这样,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就逐步形成了用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后来,随着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的发展,中医的先贤博采针灸、按摩、点穴、拔罐等中医非药物疗法之所长,运用边沿钝滑的铜钱、汤匙、瓷杯盖、钱币、玉器、纽扣等器具,在皮肤表面相关经络部位进行反复刮动,直到皮下出现红色或紫色瘀斑,从而达到开泄腠理、祛邪外出的效果,并演变发展成为一种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独特刮痧疗法。

  据杨玉茹介绍,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不过,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写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字衍变而来,最早是指一种病症。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进入人体,必须运用刮痧疗法,也就是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像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让痧毒(也就是病毒)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说到刮痧的具体方法,杨玉茹说,以刮痧板的薄边、厚边和棱角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直行或横行地反复刮拭,被称为刮痧手法。而只有针对身体部位变化不断调节刮痧时的手法,才能更好地、全面地刮拭到全身每个部位,达到预期效果。具体地说,常见的刮痧手法有角揉法,就是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人体体表穴位、病灶点附近进行回旋摆动运动;边揉法,就是用刮痧板厚边在施治皮肤上或出痧部位进行前后左右、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方法;角推法,就是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人体肤表的一定部位(穴位或病灶点)稍施压力,做单方向直线推移运动;按法,就是用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着力于一定的腧穴或体表部位上,逐渐加深施力,按而留之;点法,就是用刮痧板棱角(厚面、薄面均可运用)着力于施治穴位或部位,用力按压深层组织的手法,称之点法;还有拍法,就是以刮痧板面为工具拍击施治穴位或部位。

  最后,杨玉茹提醒广大群众,刮痧治疗时应选择合适的环境,根据病症选择适当的手法,因为刮痧分为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同时注意掌握刮拭的时间,防止发生晕刮。刮痧之后,还应避风和注意保暖。虽然刮痧具有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许多人在洗浴场所或自己家中就可以进行。但是,如果刮痧不恰当会引起反作用,为了安全起见,最好还是寻找专业人士进行刮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