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市内各大公园、游园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市民到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健身的有1000多人。但是,我市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除了步道标志和少量健身器材外,市民健身的设施和场地严重不足。
“游园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地方成了广大市民休息、娱乐、生活的好去处,城区大部分公园内设置了功能完善、难度适宜的健身器材,成为居民健身以及亲近自然的良好场所。”家住龙源世家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我每天早上、晚上都要在龙源湖散步健身,但美中不足的是缺乏健身器材。”
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李立表示,我市各大公园为市民营造了良好的休闲健身环境,对提高市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建议:“在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的适当位置,合理增设健身器材,开辟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场等运动场地,方便前来休闲健身的市民锻炼身体,把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真正变成我市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