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2013焦作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型工业化关键是创新
立德树人看教育
联防联控治理PM2.5
大力倡导餐桌文明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教育要均衡发展
节能减排促发展
钢材市场新春谋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人大代表武云: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杜 玲

  “焦作在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型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市人大代表、河南贝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武云对焦作未来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太极故里、山水焦作两个世界级旅游品牌为载体,大手笔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2011年8月,焦作市作出把焦作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战略规划,随之出台《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意见》,使焦作旅游产业发展从此又迈上了新征程。”武云表示,焦作在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型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武云建议,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必须坚持科学规划。要围绕“建设人水相依城市,构建宜居焦作”的目标,尽快出台焦作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同时,规划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坚持实施“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战略,充分展示“人水相依城市”的独特风貌,在城区围绕南水北调、大沙河湿地景观打造、水系规划建设等,全面规划发展景观林、公益林和公共绿地,大力发展乔木、灌木与草地组成的复合植被,实现生物多样性和本土化。此外,规划统筹城乡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市区、市区与景区、近郊区、远郊区生态功能定位。要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培植发展三产业,合理调整产业。

  本报记者 杜 玲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