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更没想过种玫瑰这种“洋玩意儿”。2011年年初,他在报纸上看到信阳一位农民在温棚里试种玫瑰成功的消息,便拿着报纸找大伙儿商量。同年3月,他们找到这位在大棚里种玫瑰的信阳人黄俊一起去云南昆明考察,回来后就在大棚里种上了玫瑰。
“光种玫瑰还不算。”田喜旺说,“玫瑰的花株较高,花株下面的土地白白空着岂不可惜?”说干就干,经过他和技术员的反复试验,玫瑰套种茼蒿的技术获得成功。
抓住商机大胆尝试,合作社一期30个大棚都开始了这种间作套种模式。就这样,一块地种出两样东西,经济效益的增加可想而知,用田喜旺的话说就是“不紧不慢,一年6万(元)”。
“每天都有‘红头儿’进腰包,虽然有点忙,俺心里高兴呦!去年县里还奖励俺合作社一辆小轿车呢,呵呵……”田喜旺的爱人插话道,“现在俺的玫瑰花跟蔬菜不光销往焦作、郑州这些周边城市,连古都西安都有客商来订购。”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走上致富路。”田喜旺说,“虽说自己腰包鼓了,可作为大伙儿公推的致富带头人,俺做得还不够。”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建有温棚60座,每年净收入300多万元。春节后,他们打算在黄河滩区建造400座拱棚,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对外销售,让大伙儿抱团闯市场,让大伙儿的腰包都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