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本报记者 王龙卿
博爱县孝敬镇坞庄有个坞王冢,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造福坞庄的坞王埋在这里。从古时开始,每年的元宵佳节,坞庄都要举办盛大的朝冢会,纪念坞王。
今年元宵节,坞庄朝冢会专门邀请博爱县怀梆剧团前来演出。2月24日是农历正月十五,一过中午,坞庄和附近村庄的老少爷们就成群结队来到坞王庙前的坞王大街,观看怀梆大戏《刘统勋私访良乡县》。
“我们都爱看怀梆戏,原汁原味,剧情也来自身边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村民杜发德早早就拿着凳子来到舞台前。
“怀梆产生于焦作,现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爱县现在有14个民间怀梆剧团,经常排戏演出。博爱县怀梆剧团汇聚全县民间怀梆艺人,在省市戏曲会演中多次获奖,并成为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60多岁的博爱县怀梆剧团团长郜习杰自豪地说。
“前些年,怀梆一度濒临灭绝,演员都是老艺人,观看演出的观众也都是老年人。10年前,我们成立了博爱县怀梆协会,把全县的怀梆艺人召集到一起,大家互相交流,挖掘出了一些传统经典剧目,培养了一批年轻演员,排了许多传统剧目,使古老的怀梆又呈现在人们眼前。每年春节都是怀梆演出的高峰期,今年春节我们已经连续在金城乡和孝敬镇演出了5天,明天还要参加全县春节戏剧、歌舞会演。”演出间隙,郜习杰向记者介绍了这几天的演出情况。
“连续演出把我们怀梆协会的会长赵长书也累病了,他昨天头晕得厉害,今天上午去医院进行了检查,稍好一点就又赶了过来。”郜习杰指着赵长书说。
“今年,省文化厅在全省开展了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怀梆等27个剧种被列入抢救名单。该抢救工程计划对100本传统剧目进行复排,焦作市列入的复排剧目有13本。鉴于我们博爱县怀梆剧团的优势,市里安排5本怀梆戏交由我们复排,省里还要进行专门录像。在承担的5本怀梆剧目中,《刘统勋私访良乡县》、《燕王征北》、《樊梨花征西》已经比较成熟,《白玉碑》、《伍子胥反朝歌》还需要找剧本进行复排。前几天已经成立了剧目复排小组,我们一定会整理好剧本排好戏,让更多、更好看的怀梆戏与广大乡亲见面。”赵长书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