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2008年9月,大学毕业后的尤淑慧被分配到孟州市大定街道办事处宋村,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尤淑慧对村里的工作一无所知,浑身有劲却不知道该往哪使。在办事处领导和村双委班子的指导帮助下,她迅速适应了生活环境,理清了工作思路,对宋村的村情也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
作为大学生村官,让老百姓认可并非一件易事,最初工作中与老百姓的沟通让她十分苦恼。在经过几次与村党支部书记的深入交谈后,她深刻领悟到,当好村官的关键在于摆脱大学生的光环,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村民”。接受村干部的宝贵意见,在村双委班子的陪同下,她通过两个月的时间,走家串户,了解村情民意,第一时间掌握了村内的基本情况。通过入户走访她发现该村水质差、饮水难是当前百姓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于是,在写民情报告时她便把这个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提了出来,得到了街道党工委的高度重视。
当年12月,在办事处及自来水公司的协调下该村终于安装了自来水,寒冬腊月,她和村双委人员奔波在安装水管的第一线,等管道、水表等配套设施安装完毕后村民们终于用上了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群众对这个村官也刮目相看起来。
随着农民物质生活的日益满足,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2010年9月,尤淑慧积极协助村双委与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协调结合,在10月底建成了宋村健身场,新增篮球场1个、乒乓球桌2个、健身器材8套,为村民们休闲娱乐提供了最佳场所。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尤淑慧作为宋村远程教育管理员,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阵地,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与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大规模的集中培训。每次学习前,通知各组公开学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为避免工学矛盾,她采取“晴天不学雨天学、农忙不学农闲学”的工作办法,有效保证了全村党员干部的学习时间,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学、经济大户示范学、农民群众跟着学的浓厚学习氛围,党员干部参学率均达到90%以上。2010年全村共组织党员干部组织大规模培训20余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400多人,为宋村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7月,由于成绩突出,尤淑慧全票通过党组织考核,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并在该街道办事处新改革的大学生村官管理模式中她又被推选为小组组长,扎实的工作作风、精细的工作标准、严格的管理方法使街道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成效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