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十大建设”工作要求,制订焦作市城市水系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如下:
一、总体目标
城市水系建设总投资66.9亿元,建设灵泉湖、东湖、影视湖、龙寺、圆融五座水库,与新河、大沙河、蒋沟河贯通,形成贯穿城区东西总长48公里的水体景观;改造老城区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李河、山门河6条河道,形成贯穿城区南北总长50公里的城市带状公园,与南水北调总干渠河道形成“六纵四横”城市水网,解决城市地下水补源,改善区域气候,提升生态质量。2013年完成投资22.8亿元,全面完成引黄入焦总干渠工程,6月底前黄河水进入大沙河;2013年年底前灵泉湖形成水面1000亩以上;积极推进引黄灌区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灌溉面积50万亩以上;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打造大沙河带状湿地景观;年底前完成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45公里输水线路建设任务,加快推进配套水厂建设。制订资金保障计划,确保2015年初步建成城市水系,打造泛舟河上、人水相依的宜居之城,碧波荡漾、河清水秀的中原明珠和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新焦作。
二、实施步骤
2013年,完成大沙河焦作城区段河道防洪治理主体工程和迎宾路两侧4.5公里景观治理任务;积极推进灵泉湖水库建设,全面开工建设影视湖水库,力争开工建设东湖水库、龙寺水库和圆融水库;积极推进新河区域综合治理;完成幸福河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大沙河带状湿地景观、许衡湿地、武王湿地和白鹭湿地项目;完成普济河(影视路—解放路)河道治理和景观建设工作;完成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45公里输水线路建设任务。
2014年,做好大沙河城区段18.5公里防洪生态治理工程,完成防洪生态景观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影视湖工程建设任务;继续推进灵泉湖水库、东湖水库、龙寺水库和圆融水库建设;完成新河防洪生态景观建设任务;开工建设蒋沟河治理工程;推进引黄灌区支渠及配套工程建设,为农业灌溉、工业及生态供水提供水源基础;开工建设孤山湖水库;推进大沙河带状湿地景观、许衡湿地、武王湿地、白鹭湿地工程进展;完成群英河(和平街—建设路、影视路—太行路)、瓮涧河(河南路—丰收路)河道治理;建成府城水厂一期工程(13万立方米/日)。
2015年,全面完成灵泉湖水库、东湖水库建设任务,形成水面4400亩,库容1148万立方米;完成孤山湖水库、龙寺水库、圆融水库建设任务;完成蒋沟河治理任务;继续推进引黄灌区向大型灌区发展;完成大沙河带状湿地景观、许衡湿地、武王湿地、白鹭湿地建设任务;继续推进其他配套水厂建设工作。
三、2013年任务
(一)全面完成引黄入焦总干渠工程,6月底前将黄河水引入大沙河。
引黄入焦总干渠工程包括沁南干渠一期整修和新建沁北引黄干渠。沁南干渠一期整修工程由武陟县负责,工程投资300.14万元,计划3月动工,5月中旬全面完工。沁北引黄干渠总投资1.1亿元,南接武陟县沁南灌区主干渠,通过恢复陶村闸引水工程、新修穿沁倒虹吸工程和沁北引黄干渠,将黄河水引入大沙河 。3月全面开工建设,6月底前完成陶村闸恢复引水工程、穿沁倒虹吸工程和13公里沁北引黄干渠建设任务,实现总干渠通水,为城市水系提供水源支撑。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河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投资集团、武陟县政府、焦作新区管委会
(二)积极推进大沙河焦作城区段18.5公里河道防洪和景观治理工程。
大沙河防洪治理工程长18.5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主槽清淤疏浚、右岸堤防加高培厚、新筑左岸堤防、改(新)建穿堤涵闸等建筑物。国家投资的12公里大沙河防洪治理项目3月底完成建设任务。6月30日完成大沙河迎宾路两侧4.5公里河道50年一遇防洪治理;力争12月底完成大沙河迎宾路两侧4.5公里河道生态景观治理和聂村段6.5公里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园林局、市投资集团、焦作新区管委会、解放区政府、中站区政府
(三)积极推进五座水库工程建设。
按照城区水系规划,计划新建灵泉湖、东湖两座引黄调蓄平原水库,库容分别为568万立方米、580万立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开挖库区,修建引、提水等配套工程。工程估算总投资11.69亿元。计划6月底正式开工建设灵泉湖水库工程;年内开工建设东湖水库工程。12月底前,完成影视湖水库主体工程。加快龙寺水库、圆融水库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园林局、市投资集团、修武县政府、焦作新区管委会、解放区政府、山阳区政府
(四)积极推进新河区域综合治理,完成新河源头3.5公里防洪和景观治理工程建设任务。
新河源于灵泉湖,沿途有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李河等河道汇入,于周庄东穿越丰收路后汇入大沙河,河道全长约18.5公里。计划5月开工建设新河源头3.5公里防洪和景观治理工程,12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800万元;10月底前开工建设西起规划中的新河西路、东至文昌路12.9公里的新河治理工程,包括:新河河道治理、河岸道路硬化、跨河桥梁建设改造、河边高压线路拆除及迁移等。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园林局、市投资集团、焦作新区管委会、解放区政府、山阳区政府
(五)完成幸福河引水入大沙河工程,为城市水系建设补充水源。
计划3月开工建设幸福河引水入大沙河工程;9月底前完成施工任务,为城市水系建设补充水源。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投资集团、博爱县政府、焦作新区管委会、解放区政府
(六)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打造大沙河带状湿地景观和湿地公园。
在大沙河聂村段及以上河段因地制宜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在河道内种植水生水质净化类植物,对上游来水进行生物处理,着力打造大沙河带状湿地景观。加快推进武王湿地、许衡湿地、白鹭湿地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园林局、市投资集团、博爱县政府、焦作新区管委会、解放区政府、中站区政府、马村区政府
(七)完成普济河(影视路—解放路)河道治理和景观建设工作。
12月底前完成普济河(影视路—解放路)2400米河道断面整治、绿化及河底污水管道整修等工作。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园林局、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解放区政府
(八)完成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45公里输水线路建设任务,推进配套水厂建设。
按照《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焦作供水配套工程2013年至2014年施工进度计划》要求,12月底前完成45.23公里供水管道的建设任务。3月15日开始铺设供水管道,12月底前全部完工。年内完成南水北调府城水厂(一期)项目设计、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及部分土建工作。积极推进其他配套水厂建设工作。
责任单位: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修武县政府、武陟县政府、温县政府、博爱县政府、山阳区政府、中站区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导,加强规划管理。
按照《焦作市城区水系规划》和《焦作市城区防洪规划报告》要求,构建“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城市水系格局,加强规划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积极做好城市水系周边区域景观建设控制性规划,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围绕城市水系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
责任单位:市城乡规划局、市水利局、市旅游局、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园林局
(二)创新土地管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按照城市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土地收购储备计划,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为城市水系建设、河道景观打造及周边综合治理开发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焦作新区管委会、解放区政府、山阳区政府、中站区政府、马村区政府
(三)规范规章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以政府令形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市区新河、大沙河沿线和灵泉湖、东湖周边区域用地和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建筑退让界限规划管理规定》、《国有建设用地征迁地上附着物补偿办法》(修订)和《关于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法定依据的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机制,严格实行道路红线、绿化绿线、市政用地黄线、河湖水系蓝线、历史保护紫线“五线”管理制度,为新河、大沙河等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实施综合开发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打造高端商务、高档休闲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功能复合区提供制度保障。
责任单位: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旅游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园林局、焦作新区管委会、解放区政府、山阳区政府、中站区政府、马村区政府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项目建设。
一是科学运作城市水系建设项目,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二是充分发挥市投资集团、市南水北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增强投融资能力;制订资金保障计划,根据每年市财政支付能力和土地收益情况科学谋划安排项目,安排年度预算和土地收益资金,为城市水系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三是全面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民间投资进入城市水系控规区域及周边的综合治理开发。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投资集团、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市园林局
(五)严格工程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按照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十个百分之百”管理要求,加大项目联审联批力度,加快项目审批、核准;严格履行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抓好项目工程报建、图纸审查、招投标监督、质量和安全监督、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等各个环节,规范建设参建主体行为,严格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建设监理制、竣工备案制,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狠抓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严格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和创优质工程活动。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建设安全水系。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市园林局、市投资集团
(六)开展清水专项行动,打造河清水秀中原明珠。
实施大沙河上游清水专项行动,集中治理大沙河两岸企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确保大沙河水质安全,保证城市水系的良性循环发展。
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市水利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市林业局、市城管局、市园林局、博爱县政府、焦作新区管委会、中站区政府
(七)完善推进机制,确保目标完成。
严格督查指导和监督考核,完善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健全例会约谈和工作监督机制。坚持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每项工程明确责任单位和分管领导,成立项目建设管理机构;每个项目建立一本工作台账,落实责任人,明确项目完成时间节点要求;管理机构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对项目建设情况分析研究,安排部署下步工作;每月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按时间节点要求加快推进;每季度召集项目建设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集中观摩,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市政府每年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表彰奖励先进,对落后单位严肃问责。
责任单位: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市园林局、市投资集团
(八)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作用,采取新闻报道、高端访谈、专题、专栏、专版等形式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城市水系建设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关心城市水系、支持参与城市水系建设的浓厚氛围。
责任单位:焦作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水利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市园林局、市投资集团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