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沁阳/副 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柿子炒面
抓集
2013年兰煜杯首届美丽沁阳摄影作品展
雾霾天气的保健方法
一棵开满鲜花的树
每周一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柿子炒面
□张正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柿子是太行山、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的特产。柿子富含多种氨基酸,色泽鲜艳,口感又好,被列为水果中的上品。

  河南沁阳的神农山及南太行山前坡地,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非常适宜柿树的生长。以前,这里柿树成园成片,产量又高,是当地农果产品中的主导产品。

  由于柿树生命力强,一般不占用耕地;柿子品质好,产量高,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柿子的依赖程度也比较强。当年,许多村子都有“一季柿子半年粮”的说法。柿子当粮吃,除了把柿子晒成柿饼、柿瓣等干果之外,最主要的,当数柿子炒面了。

  柿子炒面食用方便,但制作比较麻烦。首先要把准备掺和的小米、玉米或黄豆之类的粮食炒熟,碾成瓣状,然后把焢透洗净的柿子弄烂,和炒熟碾过的粮食拌在一起,风干或晒干,再经过磨、箩,就成炒面了。

  柿子炒面可以随时食用,干吃或用水拌着吃都可以,所以,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出门远行甚至行军打仗(当年太行山上的八路军,有许多行军打仗中吃的都是炒面),炒面都成为最方便的干粮之一。

  用柿子做炒面,还有秋粮冬储的作用。普通柿子不能长期存放,时间久了,容易变酸变馊,而制成炒面,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变质的。柿子炒面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口感特别好。上等的柿子炒面,吃起来又香又甜,余味无穷。“香甜”一词用在柿子炒面上,也许算是最恰当了。

  柿子炒面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据传,神农氏族在今神农山一代活动期间,满山大小沟谷,到处是野生的柿树。到了秋天,鲜红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柿子能不能吃。后来看到猴子在树上摘焢柿子吃,有人试着一尝,味道挺好,也没有不良反应。慢慢的,人们在柿子成熟时开始大量采摘焢了的柿子吃。但是,柿子成熟期比较集中,而焢透的柿子存放期又很短,人们采摘大量的柿子,短期内食用不了,眼看着变质扔掉,让人心疼不已。炎帝神农看到这种情况,就在心里琢磨:怎样才能把柿子像粮食一样存放起来,供人们长期食用呢?起初,神农试着把柿子和谷类拌在一起晒干磨面,但吃着味道不好。神农又想,柿子是直接食用的,和谷类相拌,应该也能直接食用才好。于是就把豆黍炒熟、碾碎,再拌上柿子晒干、磨面。用这种方法磨出来的面,既保留了炒豆黍的清香,还保持了柿子的绵甜,同时还具备直接食用和长期存放的便利,这就是最早的柿子炒面,后人称之为神农柿子炒面。

  柿子炒面最负盛名的时期,当数唐朝的太宗年代。相传隋朝末年,唐王李世民由太原出兵征讨据守洛阳的王世充,结果兵败退守太行山的仙神河谷。千万兵马,被困于高山峡谷之中,十余日无法进退,眼看着已到粮草断绝、走投无路的境地。正在危难之际,在此潜心修炼、得道成仙的道教上清派鼻祖二仙奶奶魏华存显圣,为义军送来柿子炒面,使之化险为夷。待与援兵汇合,终又南下西进,取得最后胜利。李世民在长安登基之后,不忘仙神河谷二仙奶奶救助之恩,遂下诏敕封柿子炒面为御用贡品。柿子炒面受到皇帝御封,自然身价飙升。当年,河南的怀庆府、山西的晋州一带,争相为京城皇室进贡柿子炒面。柿子炒面作为贡品,已经远远超出了“干粮”的身份。人们在制作时,除了挑选上乘的柿子、黍米、黄豆之外,还把素有“怀参”之称的怀山药经过精心炮制掺和其中,这使得柿子炒面不仅保持了香甜的美味,而且增添了养颜保健功能,使之成为风味食品中的上上品。

  柿子炒面在灾荒年间被老百姓称为救命食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河南一带遭灾荒,黄河泛滥,蝗虫漫天,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饿殍遍地。据说,当时能吃的野菜挖完了,能吃的树皮剥光了,许多人就拿玉米芯、谷糠磨面吃。那些本来只能喂猪喂牲口的东西,让人吃实在太难下咽了。有人就想到了柿子炒面。他们跑到山上、坡地捡回地上的烂柿子,把树皮、谷糠、玉米芯之类的东西炒一炒,多少掺一点点粮食,然后拌上烂柿子,晒干磨碎,就制成了最廉价的柿子炒面。这种炒面确实难吃,但比起单纯的树皮、谷糠、玉米芯,多了一点柿子的绵甜,口感要好上许多。

  柿子炒面在以前是当主食来用的。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今天,人们已经很少能吃到柿子炒面了。究其主要原因,是柿子炒面全靠手工制作,除了磨面可以机械代替,其他许多程序大多都靠手工。再加上采摘柿子非常辛苦,危险系数又很高,所以,地道的柿子炒面很少能见到。在神农山景区的周边或北方一些山区旅游景点,偶尔有当地山民出售柿子炒面。那炒面在配料或制作上保持了传统风格,吃起来还真让人回味无穷呢。

  柿子炒面可以算得上方便食品的老祖宗。在当今方便食品花样繁多的时代,柿子炒面却逐步退出方便食品的舞台。制作的人少了,能够品尝到的人更少,柿子炒面在现代社会只能算作一些人生活中的“调味品”,对许多曾经吃过柿子炒面的人来说,也许成了一种永远的回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