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沁阳/副 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柿子炒面
抓集
2013年兰煜杯首届美丽沁阳摄影作品展
雾霾天气的保健方法
一棵开满鲜花的树
每周一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集
□都屏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小时候,常听母亲说抓集的故事。

  抓集,是在饿死人的年代集市上饥民抢夺食物的现象。

  母亲告诉我们:她小的时候,由于连年自然灾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再加上政府对民生的漠视,使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我们这一带家家饿死人,千里无炊烟。树皮被剥光,草根被挖尽。饥饿的人们就吃雁屎、吃石头粉充饥。为了活命,在惨淡的集市上、街道旁、胡同里,到处有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抓集人(当时人们叫抓集贼)。集市上卖馒头的、卖花生的、卖柿饼的……只要东西离了秤盘,立马被饥民们抢抓吃掉。当你在街上吃窝头时,突然从旁边冲出抓集人,抢起你的窝头就跑。等你明白过来追上他,那窝头已经塞进抓集人的嘴里,三下两下就往下咽,往往噎得他伸脖子瞪眼珠。有时抓集人来不及吃就被逮住,他便往食物上唾口水,让你恶心,从而放弃夺回的念头。抓集人被大家摁在地上痛打,他们边挨打边将抓来的食物往嘴里塞,吃不了的就抱在胸前蜷在地下。你打你的,我吃我的,死也不松手。他们认为,打死总比饿死强。母亲就亲眼看见过集市上一个抓集的人被活活打死。直到死,他的嘴里还有一堆未嚼碎的馍渣。打死就算了,见怪不怪,无人管的。人们为了躲避抓集,饭时把自个关在家里偷偷地吃,生怕一不留神碗里的手中的被人抓去。

  我的母亲曾经被饿怕过,她对饥饿心有余悸,所以对粮食十分珍惜,对浪费深恶痛绝。例如她每磕一个鸡蛋都要用指头将壳中残留的一点点蛋清刮干舔净;着香油总是筷头蘸一下滴几滴,把筷头和瓶嘴抿了再抿;苹果皮能削得像纸一样的薄;为了节省煤球,除了过年那几天烧煤以外平时拾柴烧,锅一开立即灭火,生怕浪费柴禾;她都快八十岁了,麦收时节,等大型收割机过后,趴在麦茬地里,顶着骄阳一粒一粒地捡麦粒儿……每每看到这些,我对母亲的“小气”嫌丢人,悻悻地数落母亲:“妈,现在日子好过了,哪还在乎那一点点的浪费。”她并不生气,总是慢慢地说:“粮食是不死药,没有挨过饿的人,不知道肚饥的难受。”小时候妈妈唠叨这一类话,我们仅仅是听听而已,向来没有往心里去过。直到几天前看了电影《一九四二》,再回想起妈妈说过的话,我突然感到异常震惊!原来饥饿离我们那样的接近,就像昨天一样!

  现在的年轻人认为抓集那个年代离我们实在是太遥远了,重新提起简直就像在讲神话。我们经常看到学生餐厅到处有扔掉的馒头和饭菜;在某大城市做事的朋友告诉我,一桌几千上万元的大餐没动一筷就被倒掉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亲眼目睹过一栋刚盖成不久的大厦顷刻间被爆破拆除……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掉过去就等于背叛。抓集的年月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能不能从过去的饥馑中读懂点什么,抑或是有些觉醒?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