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春节前夕,各地工会组织为让困难职工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纷纷通过各种形式举行了送温暖活动。可以说,逢年过节,给困难职工、困难企业送温暖,已经成了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那么,如何使送温暖活动更加贴近群众,更加温暖人心,我认为,必须要做到求实、求效、求新。
求实,就是要高度重视,多策并举,确保送温暖活动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对解决职工群众住房、就学、就医、就业等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工会系统开展的送温暖活动就是关注民生、解决困难职工所面临的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组织开展好迎新春送温暖活动是工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是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干部作风、协助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应带着真情下基层,察实情、听民声、解民忧;带着爱心搞服务,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送温暖,通过走访慰问、扶贫济困、权益维护、关怀服务等多种形式,确保 “送温暖”活动扎实推进。
求效,就是要广泛宣传,多方筹资,确保送温暖活动取得实效。送温暖活动,既是元旦春节期间集中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工会全年常态化帮扶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应广泛宣传,系统筹划,确保这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要加强宣传,确保送温暖活动的影响力。要把此项活动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媒体、机关信息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送温暖活动的成功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困难职工、帮扶困难群体的舆论氛围,让困难职工得到关注、得到救助,使职工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从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美好局面。其次要加强组织,确保救助的覆盖面。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多渠道、多元化地筹措和落实帮扶资金。同时要结合实际,把全覆盖与重点帮扶相结合,帮扶困难职工与集中为进城务工人员办实事相结合,慰问劳动模范和慰问一线职工相结合,摸清底数,明确对象,完善走访救助方案,搞好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到位、救助到位、帮扶到位,努力实现“全覆盖、不遗漏”,真正把惠及广大职工群众的好事办好。
求新,就是要结合实际,把握重点,确保送温暖活动创新发展。送温暖活动,是各级工会干部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疾苦的重要渠道。职工的困难情况各不相同,只有先行调查摸底,问“需”于民,量身定做,并予以个性化帮助,才能把准送温暖活动的脉搏,把“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困难职工群众的心坎上,才能真正帮助困难职工群众摆脱贫困状态,获得自我改善、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因此,只有不断扩大送温暖活动的内涵,不断创新送温暖的方式方法,做到输血帮扶与造血帮扶相结合,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结合,才能让工会帮扶更加人性化、更加有意义、更具实效性。这就要求各级工会干部在送温暖活动中,要认真分析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注重研究帮助困难职工脱贫解困的治本之策,做到一户一策,分类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不仅要送钱送物,更要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文化、送信心。还要把“双节”送温暖活动与日常帮扶工作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与政府分工协作的帮扶工作格局,健全完善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变暂时的“雪中送炭”为 “细水长流”,变 “节日型”送温暖为 “经常型”送温暖,逐步实现“温暖”常在,爱心永驻,使送温暖工作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