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宁波一名五年级小学生写的寒假作文《历史乱套了》在网上疯传,有评论作者认为,孩子是受到当下愈演愈烈的“乱了套”的文化影响,才写出了孙悟空与白骨精结婚生下慈禧这样乱套的作文,进而担忧一味追求娱乐的文化会让我们的社会乱了套,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会乱了套。(据2月27日《焦作日报》)
我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了这篇“奇文”,也看到包括许多名作家、名导演在内的大人对小作者天马行空一般的想象力表达了惊叹,并希望家长和老师能保护好孩子的这种天性。当下的娱乐文化或许确实有应该反思之处,但宁波这名小学生写出如此奇文是否就必然是受到娱乐文化的毒害所致,似乎还值得再商榷。我倒觉得,这名学生在这篇作文里表现出的奇特想象力更值得我们珍视。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大程度上有赖他善于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高密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变幻出了许多各具特点的人和无数具有传奇魔幻色彩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象力就是创造力。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个人能学得的知识多是前人积累的经验,我们要想取得新的成绩就必须敢于突破,必须有一些暂时看起来荒诞的想法。飞机出现之前,设想“铁鸟”在天上飞绝对也应属于异想天开吧,但如果人类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想象力,至今天空恐怕还是人类的禁区。
“冬天过去了,雪化成了什么?”这曾是我们小学考卷上的一道考题。有孩子回答说是“春天”,这样充满想象力的回答让人马上能联想起鸟鸣、花香、五颜六色和柔软光滑,多好!但是会被老师打上一个鲜红的“叉”,因为答案只有一个:水。这样的标准答案很权威地告诉孩子:你那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是该改掉的。
有一个故事说一头狮子从小被一根绳子拴着,狮子幼小的时候想挣脱束缚但是不能,等到狮子长大,力量足够挣断绳子时,它的冲劲已经消亡,不再有挣脱的想法。同样的道理,在孩子的想象力企图信马由缰的时候,大人们以爱的名义设置一道道障碍和一片片禁区,孩子的想象力就多次受到伤害,孩子的想象力慢慢萎缩后,独特超群的好想法自然就少了。
因此,下次再因国人成绩不佳而气馁时,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当孩子拉着你看云彩的时候,当孩子要送路边的蜗牛回家的时候,你能耐下心、不打破他们想象出的场景吗?
还有一个关于阿姆斯特朗的故事:妈妈正在厨房里洗碗,听到10岁的阿姆斯特朗在后院里蹦跳玩耍,便问道:“亲爱的,你在干吗呢?”阿姆斯特朗回答:“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妈妈没有给“胡思乱想”的儿子泼冷水,而是说:“好,不要忘记回家哟!”30年后,这个男孩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父母一般都希望子女能有所成就,但我们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我们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有些家长看到一篇和“模式”不太相符的作文,就心生担忧,想去纠正,这应该是出于爱,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我们的爱是不是已经伤害了孩子的天性。学学阿姆斯特朗的妈妈吧,不要用我们的定向思维去约束孩子想象的翅膀。只要孩子的想法不是有害的,就耐心让孩子们的“怪想法”飞一会儿吧,没准儿孩子能把“怪想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