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培训后收费”吹皱驾培市场一池春水
【事件】史上最严交规颁行之后,各地驾培市场一派兴隆,培训费用一路上扬,这真是驾校春风得意的好时光。而作为昆明驾培市场中的领头羊,昆明雄霸驾校并没有汲汲于在一片明媚的“钱景”中大赚一把,而是率先在全国实验“先培训,后收费”的驾培模式。
【观点】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尝试,该驾校承担着为驾培模式的革新再造构建可能性与现实性的重任,其中所负载的荣誉与风险,将为后来者提供生动借鉴。也许,风险正是这场先河性实验的意义所在。所有的实验都裹挟着风险,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风险的过程中,方才显示出探索的重要性。
——《都市时报》
过度商业化 庙会“没文化”
【事件】春节期间的庙会商业味越来越浓,文化味越来越淡,引发众多游客不满。对此,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民俗学专家高巍日前透露,一项最新统计结果显示,50%的人明年不打算去庙会,75%的人认为庙会就是商业推销。
【观点】如今有的庙会,商业味完全盖过了文化味,而且千篇一律,陷入同质化怪圈,几无文化承载能力可言。庙会可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畸形载体。地方政府应走出只算“经济账”的误区,对庙会项目招商、价格竞争等进行必要干预,不能完全放手给市场;也有必要扶持文化团体、民间艺人在庙会上进行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弘扬;甚至可将某些文化品位高的庙会,视作一项民生保障,以保障公众基本的文化生活权利。
——《广州日报》
成品油涨价: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事件】24日晚9时许,国家发改委发布成品油调价通知:自25日0时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90元。而与此同时,由于国际油价近日连续下跌,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调低各式汽油、柴油价格。海峡两岸一升一降的对比,引来大陆民众各种抱怨和质疑。
【观点】国内外油价涨跌不合拍,反映出定价机制的不合理。这一定价机制自施行以来,就不断受到各界质疑和诟病。过去“跟涨不跟跌”已备受公众吐槽,这回“各国皆降我独涨”,更凸显了当前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荒谬。 ——《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