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焦作新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千帆竞发鼓春潮
图片新闻
机制创新 管理必严 服务完善
宁郭镇:“廉政灶”得民心
苏家作乡:“四学法”促提高
新区科技创新内外驱动促转型
新区开展“打假冒、保春耕”活动
用最简单的话说最重要的事
采取三项措施 解决办证难题
新区创新督察机制破解信访难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提升核心竞争力
新区科技创新内外驱动促转型

作者:郭树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记者郭树勋) 以国家级高新区创建为牵引力的新区不断助推科技创新,加快发展,使得新区内涵式的企业创新能力增长、企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与外延式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同步推进,有力提升了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随着国家级高新区升级申报工作的开展,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去年以来,为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推动,新区出台了《焦作新区关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通过不断鼓励和引导,新区一部分中小型企业逐步由原来的单一加工、生产型企业向产学研相结合转变,不断研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科技项目和研发机构等申报数量也再创历史新高。去年,新区共组织企业开展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26项,达历年同期申报之最,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已成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6项,分别是卓立公司的热升华照片打印碳带的研究开发项目、明株自动化公司的500KW/1140V三电平四象限矢量控制型变频器、科瑞森公司的可控干雾抑尘系统研制与开发、平光制药公司的国家3.1类新药奥沙碘铵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明仁药业公司的年产15亿片(粒)新药及产业化项目、德维光伏公司的太阳能玻璃温房项目;二是组织申报2项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分别是金谷轩公司的绞胎艺术瓷装饰工艺产业化项目和德维光伏的光伏水泵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目前,两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正在市科技局审批中。三是组织申报焦作市重大科技专项2项,分别是平光制药的国家3.1类治疗骨质疏松新药米诺磷酸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科瑞森公司的褐煤干燥及成型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四是积极申报省级科技合作项目1项,即明仁药物的3.1类调血脂新药非诺贝酸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五是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正在加快推进。目前,已申报企业达10家共10项。六是农业科普适用技术申报热情高涨。今年,共有文苑街道办事处、阳庙镇政府组织申报农业科普适用技术共5项,掀起了新区农业科技技术、项目申报的开端。

  与此同时,新区企业科研载体建设也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去年,新区中轴股份、卷烟材料等2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平光制药、明仁药业、三岛输送、日欣电子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高新技术后备企业。组织申报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分别是德维光伏、明德科技、神盾公司和昆鼎科技。二是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5家,分别是建工机械、银达生物、美泰科、金谷轩、神盾科技,现在处于市科技局进一步考核审批中。三是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申报积极勇跃。共有德维光伏、开泰电力、鹏升科技、大明创基、神盾科技等5家科技型企业积极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内涵式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新区积极创新平台建设,扩大科技创新合作。一是厦门大学与新区企业的合作已基本形成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对接,加强平台合作。去年9月,在广泛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新区积极组织辖区平光制药、黄河人、明仁制药、金谷轩绞胎瓷和振德窑业等5家企业负责人,赴厦门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新区企业与厦门大学共达成5项合作意向,分别是明仁药物的超近临界液体萃取天然产物技术、中药新药——复方前胡颗粒,黄河人的幽门螺杆菌分型试剂盒,金谷轩绞胎瓷瓷器防开裂提高成品率和振德窑业的氧化铝粉深加工等项目。同时,去年与厦门大学签约的平光制药富马酸卢帕他定项目已完成中试工艺,开始工艺交接。引进先进园区管理经验促进平台建设,目前,厦门大学已在新区设立厦门大学(焦作)科技园。二是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已基本开始。通过紧张的前期准备,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已于去年7月份奠基开工。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项目也是市、区两级大力支持的重点项目之一,科技园将利用现有的学科优势和科研能力,通过自身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尽快开展项目建设,成为新区乃至全市重要的科技服务载体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去年11月中旬,由新区承办的中—白高新技术园区管理培训暨研讨班活动成功举办,标志着新区与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同时,新区还与白俄罗斯国家教育科技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白方加强在园区建设、科技交流、技术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将逐步展开。

  与此同时,新区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扩大外延式科技创新的影响力。一是科技成果获奖成绩喜人。去年以来,共获市级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二等奖3项,分别为河南理工大学的低压铸造8256型A356铝合金车轮优化及组织性能研究和乡镇土地利用空间信息获取与规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卓立烫印的防伪条码打印碳带的研制项目;三等奖5项,分别为科瑞森机械的DTK型二级破碎机的研制与开发和KRS往复式冷却输送机的研制与开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的煤矿瓦斯重大灾害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恒元电子的高导热、高耐压铝基覆铜箔层压板项目,卓立烫印的TTO智能树脂基碳带的研制项目。二是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消零超额完成。截至目前,新区原有11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完成专利消零活动的企业共8家。三是科学技术合同认定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为河南理工大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登记认定科学技术合同共计559份,合同总金额1.5155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4895亿元,为河南理工大和区内企业免征营业税525.5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