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婧 实习生范玉瑾) 昨日,记者从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获悉,市政府将今年确定为我市食品安全提升年。今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将在“严”字上下功夫,通过严管、严查、严惩,为市民餐桌筑起安全防线。
关键词:严查
去年,在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中,我市共组织开展8次联合执法,查获不合格食品6万余箱,销毁假冒伪劣食品价值300余万元,捣毁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11个。
今年,我市将突出围绕肉制品、面制品、奶制品、食用油、婴幼儿食品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品种,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城乡接合部、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等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重点区域,抓住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等关键环节,开展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违禁超限、假冒伪劣”专项整治行动、食品标签标识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打击私屠滥宰专项整治行动等将贯穿全年,严防 “地沟油”“病死畜禽肉”“瘦肉精”“问题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关键词:严管
去年,我市成立了市、县、乡、村四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生产加工环节,我市对517家食品和食品相关企业实行了全程监控;在流通环节,我市对10159户食品经营户建立信用档案,实行分类监管;在餐饮服务监管方面,我市大力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对5683家餐饮门店进行量化分级,加强规范化管理。
今年,我市将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监管执法的密切协作,扩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市场巡查、执法抽检的频次和范围,适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同时,深化放心奶、放心肉、放心菜、放心豆制品“四大放心”工程整治工作;启动放心主食、放心粮油工程,重点开展面粉、食用植物油、大米以及馒头、面条、方便米面食品等品种行业的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
关键词:严惩
去年,我市先后公布两批5家黑名单企业,法人代表及负责人终身禁止在焦作从事食品行业。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3起,刑拘20人,逮捕13人,有力地净化了食品市场,震慑了犯罪分子,增强了群众的消费信心。
今年,我市仍将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坚持“严”字当头、露头就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实现工商、质检、金融、税务、国土等部门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将信用信息同企业的登记注册、融资信贷、税收优惠、用地审批等挂钩,建立对食品企业具有刚性约束力的诚信保障措施。同时,继续推行食品生产经营者违规“约谈”和违法“黑名单”制度,列入“黑名单”的单位,坚决清除出焦作市场。
对涉嫌犯罪案件,我市将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立案,严禁罚过放行、以罚代刑,确保对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追究到位。公安机关将发挥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主体作用,对隐蔽性强、危害大、性质恶劣、涉嫌犯罪的案件,提前介入,主动打击。案件查处中需要技术鉴定的,监管部门也将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