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朝阳春色
魏征的幸运
欲 望
异彩纷呈
机 遇
一缕阳光
赠友青山(外一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章 浩/说古谈今
魏征的幸运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提起魏征,人们自然就想起那个佐成贞观之治、敢言直谏的大唐宰相,自然就想起李世民与魏征之间那千古一遇的君臣佳话。其实,成就魏征“谏臣”美名的不仅仅在于唐太宗的贤达兼纳、英明神武,还有长孙皇后的救命之恩。尽管对于这一点,魏征可能知情,也可能不知情,但至少有两次,是长孙皇后在关键时候救了他的小命。

  一次是贞观六年(632年)3月,唐太宗的女儿长乐公主要出嫁了。因她特别受到皇上的喜爱,被视为掌上明珠。太宗便下令赏赐给公主好多东西作为嫁妆,比当年永嘉长公主出嫁时的要多一倍。魏征在列举了汉明帝给儿子封地只是先帝儿子楚王、怀阳王的一半这一被历史上传为美谈的事情后,向他进言说:“现陛下给长乐公主的嫁妆多过于永嘉长公主,这不合规矩啊。天子的姐妹封为长公主,女儿封为公主,这是礼法。而长公主前面既然加了‘长’字就表示比公主尊贵。陛下疼爱长乐公主,那是人之常情,但感情有差别,道义上却不能有差别,这给长乐公主的嫁妆比永嘉长公主多,恐怕是于理不合。”李世民虽觉得魏征的话是对的,也取消了原先的命令,但他是十二分的不情愿,回到寝宫,就向皇后抱怨,并叹息道:“魏征这一说,咱们不能送长乐这孩子那么多东西了!”长孙皇后笑笑说:“臣妾知道陛下器重魏征,但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今天听陛下一说,才知道原因。魏征能以礼义规范人主的个人感情,真是国家社稷的栋梁之臣啊。臣妾与陛下是结发夫妻,情深意重,即便如此,每回有所进言,还要看陛下当时的心情,何况那些大臣们呢?所以忠言逆耳利于行,陛下对这些话是要多多采纳才是。”太宗看看皇后,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长孙皇后这次不仅化解了太宗的抱怨,实是救了魏征一命。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与唐太宗所生的亲女儿,对待女儿婚嫁事,她与太宗的想法肯定是一致的。试想,在这一问题上,当时如果长孙皇后不是良言善劝,而是放纵太宗的抱怨,甚或吹点枕边风,火上浇油,说魏征不懂君臣之礼、多管闲事、干涉“家政”,那结果怕该另当别论了。

  还有一次更玄乎。一天罢朝,太宗气呼呼地回到寝宫,把帽子脱下来一扔,怒气冲冲地说:“朕一定要杀了这个田舍翁!”皇后奇怪地问:“您说谁呀?”太宗答道:“就是魏征。别看这人个子不高,其貌不扬,脾气还真是倔强。每次都在朝堂上当面跟朕作对,一点面子也不给朕留。”皇后听了,二话不说,径直走向内室去了,等她出来时穿了一身朝服。这下太宗惊异了,问她:“皇后怎么穿得这么隆重?这,这是要干什么?”“臣妾给皇上贺喜啊!”“朕何喜之有呀?”“臣妾听说君明臣直。今日魏征如此正直,说明陛下英明啊!怎么不值得祝贺呢?”太宗听罢,转怒为喜,哈哈大笑:“好你个皇后啊,真是聪明绝顶。好吧,朕不怪罪魏征了,他也是为国家着想嘛。”一场危机,一个面临杀头危险的时刻过去了。魏征又一次逢凶化吉了。

  魏征是幸运的。在封建社会,君王一言九鼎、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的特殊政治环境里,像魏征这样有个性、有能力而又敢于表现自己真性情的大臣,尽管曾经备受唐太宗的器重,尽管唐太宗是个气量宽宏的人,但唐太宗在这两件事上如此恼怒、不能容忍,假若没有长孙皇后及时而有效地化解,暗中搭救一把,魏征的命运将会如何,恐怕就不得而知了。我们不能说没有长孙皇后就没有魏征的言谏之路和流芳千古的英名,但我们还是要说,魏征遇到长孙皇后这样的贤达善良的皇后是十分幸运的,大唐皇帝李世民遇到魏征这样的忠良谏臣更是十分幸运的。从这一点上来说,魏征的幸运,也是唐太宗的幸运,更是整个大唐王朝的幸运。它留给人们的启示远比简单的一个人的命运要复杂得多、深刻得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