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凯明
只要在风景区的大门口处给父母磕个头,全家人就可以免门票——如此别致“一景”,3月8日出现在驻马店市某风景区。(据《大河报》)
3月8日妇女节,驻马店市某风景区,在大门口挂起“悬赏牌”,上面写着“你给父母磕头表谢意,俺免门票作奖励”的字样。这家风景区如此创意,出发点是否真的是提倡晚辈孝敬父母、懂得感恩,还是商业炒作,吸引眼球?我们不得而知。
报道中说,妇女节的当天,共有97家、450多名晚辈给长辈磕头,获得免门票奖励。该新闻一出,立刻引起各大媒体和网友关注,该景区的知名度迅速升温,景区的这次活动策划无疑是成功的。
但是,在笔者看来,磕头免门票的事情似乎总有那么一点变味的感觉。真正的孝道,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孝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给父母及长辈磕头,事实上只是表达孝心和孝道精神的一种方式。磕个头并不代表晚辈就是孝子,就有孝道精神,况且用物质甚至金钱激励的方式促使晚辈给长辈磕头,这其中的利益驱动与作秀成分,自然是无法撇清的。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给父母磕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当全家纷纷来到景区大门口,为了免景区门票而给父母磕头时,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表孝心还是为了赢得免票,动机和目的也许只有磕头的人自己心里最明白。其次,再来看看景区的做法,大门口的牌子上写着两个陡大的“悬赏”,这似乎是一种不尊重他人、不尊重孝道的做法。难道给父母磕头获得免票是景区“赏”的吗?这般口气,会刺痛人们的善意,是对孝道的侮辱,更是对人格的蔑视。这样一来,那些给父母磕头的晚辈像是“假磕头”“假感恩”,景区的这个创意也只是一个图有形式的创意。
再反过来想一想,那些为免门票给父母磕头的人,包括我们自己,发自内心地给父母磕过几次头?也许只有在过年或者父母过寿的时候才有。也许也有人会说,磕头的形式太传统,表达孝心的方式有很多。确实,在这个物质丰富的社会,想表达孝心真的很容易,但是真正的孝心不是金钱能够买来的,长辈真正需要的也不是物质的满足。景区的这个做法,似乎把父母当成了“活人”抵押“门票”,更像是被全家人“耍弄”的对象。
这样的活动,一次就够了。爱心和孝道不能以此来衡量,更不能掺杂物质拿来做“交易”。希望景区别再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赚取“眼球”去折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