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金融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金融下乡”的创新样本
建行焦作分行积极做好行风评议整改工作
图片新闻
邮储银行焦作市分行召开个人业务发展现场会
工行焦作分行三八节活动丰富多彩
强基础 抓规范 求创新 谋发展
《桃花》特种邮票3月16日发行
图片新闻
市邮政局成功开办国内小包业务
市区邮政局举办大客户联谊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3月6日,河南省首批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名单公布,武陟、沁阳双双入选,十占其二,我市也因此成为全省唯一“花开两朵”的省辖市。如此佳绩,何以取得?本报记者为您探秘,试解我市——
“金融下乡”的创新样本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许伟涛 孙国利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农村产业利润回报率较低,导致金融资本不愿意进入农村市场,从而形成了颇为尴尬的城乡金融“二元化”结构。

  如何破局?有效逾越城乡借贷“鸿沟”,缓解三农经济发展资金瓶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近年来,我市以此为抓手,不断探索农村金融的创新之路。

  其中的探索与努力,可从全省首批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市评选中管窥一斑:此次评选,我市武陟、沁阳双双入选,十占其二。

  实事求是地说,武陟、沁阳成为示范背后的逻辑,不仅是对农村金融创新的一个褒奖,更应指向农村金融创新的本体及其客观影响与效果。为此,本报记者用探寻的目光与视角,一探究竟。

  集中资源 全力激活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创新,考验的不仅是金融机构的智慧,更是地方政府合理配套政策、充分集中利用资源的能力。

  据市金融办主任黄庆华介绍,省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创建评选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后,我市专门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李海松任组长,人民银行、金融办、财政局、银监局等部门为成员的全市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市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同时,我市通过联席会议的方式,从货币信贷政策、再贷款、再贴现、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外汇管理、金融机构监管、财政杠杆运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组织服务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示范县市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其实,早在方案正式公布之前,我市已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助推金融创新进行了诸多改革与尝试。近年来,我市为有效推动全市农村金融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改善三农融资,要求各县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创新工作,积极完善各项配套政策,细化具体支持措施,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确保改革创新取得实效。

  为引导各类涉农财政性资金向试点县市倾斜,支持试点县市各项工作快速推进,我市还建立了市级层面的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市,通过示范引领,引导其他县市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工作,逐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着力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扩大信贷资金在县域的投放总量。

  创新探索 典型引路求突破

  如果说,我市政策层面的支持起到了“放水养鱼”的涵养作用,那么,武陟、沁阳则是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进行着“真刀实枪”的探索。

  面对农民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两难”问题,武陟县通过农村金融创新和信用工程建设,成功突围,优化了融资平台,拓宽了贷款渠道,缩短了贷款时间,极大地便利了三农融资。据统计,自金融创新工作开展以来,我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金融创新产品贷款2.8亿元,惠及农户7000多户。

  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和效益水平,武陟县信用社和农行武陟县支行先后设立了惠农信贷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和“阳光操作”,为贷款农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农户办理一笔小额贷款的周期,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减到目前的3个工作日,形成了银农良性互动。

  与此同时,武陟县通过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树立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推动了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延伸、补充和深化,并先后荣获全国金融生态县、全省18个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县等称号。

  无独有偶,沁阳市则打出农村金融创新的“组合拳”:通过创新政府服务企业融资方式、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深化与市外金融机构合作、激活市内金融机构活力等措施,对新设银行、金融机构推出一次性奖励开办费100万元,代缴前三年租金等20余项优惠政策,先后吸引浦发、中信、交通、广发等18家市外银行、50余家金融机构到沁阳开展贷款投放业务,成功引进焦作商行、江苏射阳农商行在沁阳市设立分支机构;专门设立3000万元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引进设立中央、省级财政参股1亿元的森德瑞沁源高端装备创业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企业。

  强化资本运作,加快城乡统筹互动式发展,是沁阳创新农村金融工作的又一举措。沁阳通过预期融资模式,直接融资85亿元,作为河南省“百亿城乡融资计划”首批首家试点县市,成功争取农发行土地整治项目资金5.6亿元;袁屯村积极运作村级资本,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农发行全国第一家获取2500万元贷款,用于农民集中住房建设;积极对接焦作商行、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先后获得近4亿元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贷款支持。

  同时,沁阳还全面启动“诚信沁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对该市规模以上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建档,并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借梯登高 激活农村金融市场

  众所周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并非一蹴而就。但不可否认,我市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的有益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破解了制约三农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提高了农村金融的经营效益。

  此次武陟、沁阳入选河南省首批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市,更有利于我市金融创新“借梯登高”,开创工作新局面。

  据悉,此次入选的武陟、沁阳两个县市,除了人民银行郑州市中心支行将分别下拨2亿元的再贷款和再贴现外,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河南银监局、河南证监局、河南保监局及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将给予配套政策支持。

  在《河南省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市专项支持政策汇编》中,记者看到,仅就省银监局的专项支持政策而言,涉及差别化监管、优先准入、优先“金融下乡”等诸多方面,具体到对武陟、沁阳的支持政策,包括对于涉农贷款,排除道德风险和不可抗力因素,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根据监管评级情况,督促省联社实行差异化行业管理;优先支持县市联社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恢复票据业务,提高县域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优先支持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提高自身实力和支农能力;优先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乡镇增设网点和自助服务终端;优先引导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实施和推广“阳光信贷”活动,大力开展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有效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对机构、业务准入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

  我们相信,在如此“政策红利”的驱动下,我市金融创新工作必将势如潮涌,有效破解“三化”协调发展资金瓶颈,成为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推动力量。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