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高小豹) 一五金店销售的矿灯涉嫌假冒我市企业产品。该店虽远在千里之外的贵州,我市质监局稽查大队执法人员追踪线索并锁定证据,协助当地工商部门一举予以查处。3月20日,从贵州传来消息,当地工商部门已对该五金店进行立案处理。
3月1日,一名中年男士脸色凝重地走进市质监局稽查大队。该男子是我市一特种照明设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前来反映该公司在贵州省兴仁县的销售业务近来突然萎缩,当地代销商反馈信息称,有一五金店在低价销售其公司的假冒产品。“尽快、有效协助企业打假,维护其合法权益。”市质监局稽查大队大队长聂同喜当即指派中队长孙拥军带领一执法人员远赴贵州,查清该五金店涉嫌假冒的违法行为。
当孙拥军和执法人员常海雷远涉千里赶到贵州省兴仁县时,发现该五金店销售假冒矿灯的行为属于销售领域,不在质监部门职权范围内,且考虑其待售的假冒矿灯可能很少在其门店内摆放,这都给取证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不属质监部门职权范围不要紧,协查队员可以利用专业的打假知识指导企业人员取证;待售矿灯不在销售门店内也不是问题,巧妙制订计划同样能依法取得其销售假冒矿灯的其他证据。”孙拥军进行一番思考后,3月4日下午即对该五金店展开了调查,并成功取得其涉嫌销售假冒我市企业80只矿灯的相关证据。
3月5日上午,孙拥军、常海雷同企业人员一同来到贵州省兴仁县工商局说明案情并提交有关证据和材料。当日14时许,当地工商部门突击检查了该五金店。结果不出所料,执法人员在该店内除发现一只假冒我市企业生产的矿灯外,未有其他任何发现。然而,在孙拥军、常海雷前期取得的该店涉嫌假冒80只矿灯的证据面前,该店负责人不得不面对法律的制裁。
目前,当地工商部门已对该五金店进行立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