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本月10日,郑州公交车上一女子因没给一位花甲老人让座而遭老人暴打,女子委屈流泪,老人扬长而去;15日,郑州20多位头戴红帽的老年人志愿者打出“给年轻人让座”牌子,倡议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其中年龄最大的80岁。一个是年轻人没让座遭老人打,一个是老人倡议给年轻人让座,这两镜头,看后让人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按中国的传统礼数来讲,单就让座,年轻的应给年长的让,当然更应该给老年人让。不论在家在外,都应该这样做。这既体现出一个人的良好家教,也体现出一个人的现代文明素养,也是讲文明、懂礼貌最起码的要求。现实生活中,年轻人主动给老年人让座、帮助老年人的情形随处可见。特别是在我们焦作的公交车上,这种现象非常正常。笔者两天前乘坐公交车时看到,一位40来岁的女士短短几站,就给老人让了三四次座,车厢里基本没有站着的老人,或是孕妇以及身体不方便者,非常令人感到欣慰。当然,笔者也是这样做的。不过有时因为累,对一些虽比自己年龄大但身体强壮的人也没有让,可遇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没人让座,自己肯定会让。因为不让心里会有一种不安,会想到假如是自己的老人没人让座,自己一定会纠结难受。因此就会坐不住,就会怕被人指责而脸烧心跳。不过也遇到有的老年人因身体好、路途近,而让自己坐的情况,但自己却并不敢贸然落座,因为坐那不自在。那位倡导“给年轻人让座”的八旬老人笑称,每次给年轻人让座,都会遭遇强烈“反抗”。这说明那些年轻人都和笔者一样,懂得应该是自己给老年人让座。
那位没让座的女子也许是真的没看见,或是没注意到车厢广播“给老年人让座”的提醒,但即便是看见了、听见了而没让座,也不该遭受老人如此的对待。如果说没让座是不文明、不礼貌,那么打人就属于侵犯人权、故意伤害等法律层面的东西,为害比前者更甚。而老年人倡导“给年轻人让座”,不知是对那位打人者的谴责或替其表示歉意,还是对年轻人不让座的讥讽或逆向教育,但梁永祥老人的话也许是发自内心的:老年人乘坐公交车,一般是去公园或菜市场,路程短、站点少。年轻人上下班乘坐时间一般较长,工作一天也很辛苦,老年人应多加体谅。
把别人的老人当自己的老人敬重,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关心,幼尊老、老爱幼,“无论让座与否,老人和年轻人应相互理解、关怀。”果如此,“公交让座”问题就不会那么复杂,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风波。
当然,年轻人还是应该自觉主动地给老年人让座,自己累点不方便点事小,“讲文明、懂礼貌”事大;身体好的老年人假如没人给自己让座,站一会儿也不要紧,千万别生气,更不要随意出手打坏了年轻人。还有,“仗义”之人也不要随意替老者教训不让座的青年人,如果自己有座,先主动让出来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