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做客专家:市中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张晓宁
本报记者 梁智玲
记者:现实生活中,大家经常听到某某突然中风的消息。那么,中风究竟指的是什么疾病?其发病规律有哪些?中医在治疗中风时有什么优势?下面,我们就请市中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张晓宁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张晓宁:中风也叫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由于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近年来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临床上以脑梗塞、脑出血最为常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后遗症和功能障碍却随之增多,给社会、家庭及患者本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
记者:中风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都相对较差。请问,如何运用中医疗法对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张晓宁: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气虚血瘀型治宜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肝阳上亢型治宜平肝潜阳、息风通络;痰瘀阻络型治宜祛风除痰、宣窍通络;肾精亏损型治宜滋阴补肾利窍;痰热内闭清窍型治宜清热化痰、醒神开窍。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市中医院康复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采用针刺、推拿、艾灸、拔罐、埋线、水针、中药熏洗、中药内服等方法治疗中风效果明显,可用于中风康复的各个阶段及多种并发症。此外,再配合运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电疗、作业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可以达到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回归社会的目的。
记者:一些患者在中风初期选择西医治疗,但因为中风的疗程较长,经常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请问,中医在治疗中风时有哪些优势和注意事项?
张晓宁:从我们康复科所收治中风患者的治疗情况来看,中医传统康复疗法配合西医康复技术的疗效明显高于纯西医的康复疗法,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也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中医的一些传统特色疗法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明显,康复治疗开始得越早,肢体功能恢复得就越好。在这里需要提醒广大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注意的是,中风后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必须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作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在治疗过程中,家庭成员也要多付出爱心,给予其关怀,不要伤其自尊心。
记者:请您结合具体的病例,谈一下中医对中风康复治疗的过程及效果。
张晓宁:好的。魏女士中风(脑梗塞)20天后到我们科室进行康复治疗,来时左侧肢体瘫痪、口眼歪斜,被家人抬进病房。治疗时予以针灸、中药内服及外熏配合运动疗法、电疗。15天后,魏女士可自行站立;30天后,口眼歪斜消失,可独立行走2米;两个月后出院时,魏女士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可独立步行10米;在家进行康复锻炼1年后,完全康复。
这里还有一个病例,其康复治疗过程也非常具有典型性。75岁的陈先生因患脑梗塞被送到我院进行急救,当其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介入康复治疗。当时,陈先生右侧瘫痪、言语不清、吞咽困难、流涎、饮水呛嗽,通过针灸、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和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1个月后,陈先生能自己站起来,并能独自行走十几步,同时上肢也变得灵活,言语变得清晰。半年后,陈先生基本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