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怀川人物/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画大师是这样“炼”成的
话题: 凤凰古城终结免票时代
凤凰若要传奇 不能一味向“钱”看
凤凰古城:
莫让门票掩美誉
好一个约法三章
卖家当为买家想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凤凰古城:
莫让门票掩美誉

□麻 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近年来,凤凰古城景区每年有五六百万游客进入景区游览,旅游收入不少于30亿,一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远远超过国家AAAAA级风景区的旅游收入。如今,当地政府将古城声誉透支到了空前的程度,急于让凤凰古城通过“门票经济”一次性变现。然而,强设一道“门槛费”到底能占多大的便宜?对此不少网友认为有强制消费之嫌,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博士认为,凤凰古城选择这种经营模式不利于长远发展。

  众所周知,旅游景点属于公共性的资源,其基本职能应该是让更多的人可以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感受自然的好地方。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风景名胜区在所谓的市场化道路上直奔“钱”途对大众“一票当关”,这种动辄上百元的门票,其实等于将公共属性化为赤裸裸的私有,用公共资源谋取某些利益集团的营利性的资源,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美誉度即品牌价值,是需要经过历史积淀的无形资产。必须看到,此次凤凰古城抛出的“捆绑式销售”换来了经济利益,却在公共美誉度、旅游公信力和诚信形象方面大幅跳水。很多网友直言:“消费者被强迫消费,凤凰九景对去过的人来说,没必要再看第二次,至于古城倒还能逛逛,但是现在看来没必要去了。”当前,国家正在鼓励大众消费,拉动内需。旅游产业作为一个长产业链,将带动交通运输、文化娱乐、餐饮零售业的发展。倘若因为一张门票挡住了游客的脚步,其实,是变相地阻碍了这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凤凰古城逆市场趋势而为的“门票经济”未免太过短视。

  门票不是旅游业的全部,而是旅游业经济的基本和低层次收入,光靠“门票经济”是走不远的。反观国际上许多旅游业成熟、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门票价格价格都不高,甚至完全免费。门票不代表景区本身的价值,而是资源保护的辅助手段。然而,不设过高的门票门槛绝不意味着地方没钱赚,相反,更能刺激游客在当地餐饮、住宿、商业、服务业等各种衍生领域的深度开发,只要有足够的经营头脑,就会发现足够的“财源”。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质言之,光盯着价格上涨的“外皮”是一种短视行为,如何从“观光经济”过渡到“度假经济”,通过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周边服务产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让游客感到物有所值,形成良性循环,才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真正考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