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落实八项规定 促进工作作风持续好转
政务公开促效能提升
焦作市“十大建设”信息化建设专项行动计划
非法小矸窑向偏僻农村转移
加强水产养殖基地质量安全管理
沁阳实行乡镇党代表常任制
孟州三项述职公开评议监督
我市诞生首家家庭农场
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
—— 记市公安局高新派出所苏家作中队指导员雷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付凯明

  因为忙于工作,她一直把接送女儿上下学的任务托付给孩子的姑姑,很少在病床前伺候年迈患病的母亲,未能去省城看望做癌症手术的公公;由于忠于职责,她为辖区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养老送终,给辖区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们当起法律指导老师……近日在采访中,记者深深地为市公安局高新派出所苏家作中队指导员雷娟的事迹所感动。

  参加公安工作16年来,雷娟始终凭借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警察职业的热爱,书写着自己无悔的青春,赢得了群众和同事们的爱戴。

  “群众之所需,就是民警之所为。作为人民警察,为百姓做事、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我的天职。”雷娟的话语铿锵有力。走进她的办公室,记者禁不住感到有些“寒酸”: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书柜和办公桌还是20多年前的,唯一的“亮点”就是墙上的一台壁挂式空调。她告诉记者,这台空调是半年前苏家作乡划归新区后才安装的。

  说起雷娟的敬业精神,在苏家作中队和高新派出所是出了名的。队里只有七名民警,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她采取“一警多能、群防群治”的办法,把辖区分为三个警务区,每个警务区成立由两名民警负责的治安联防小组,分片包防,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人人是卫士,处处有防范,警民联手保平安”的治安防范网络。除了正常工作外,她还要担当户籍警、行政内勤、办案民警等多个角色,每三天就要值一个夜班。担任指导员三年多来,她没有请过一次假,甚至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

  下田间、蹲地头,走街串户,和百姓拉家常,也是雷娟的工作之一。她说:“我是人民警察,不和人民在一起,怎么能为人民办实事?”在记者采访时,恰逢某村村民卫怀成等人给苏家作中队送锦旗。原来,卫怀成的家族30多口人祖籍温县,迁至苏家作乡已有100多年历史,但是本姓“卫”随着历史变迁成了“魏”,这给卫氏家族祭祖和后代的姓氏延续带来不便,于是他找到雷娟,想把家族姓氏改过来。了解情况后,雷娟对该村卫氏家族的实际人口逐一登记,又多次跑到温县卫家沟村调查走访,查看原始资料,并多次与当地警方结合,最后将该村卫氏家族30多口人的姓氏恢复。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时有人来办户口、报案、请求调解纠纷,他们很少叫雷娟官称,都是亲切地称其“娟”。一位前来办户口的大娘更是管雷娟叫“闺女”,记者问及缘由,大娘说:“雷娟在俺心里就跟自己家闺女一样贴心。”一句淳朴的话语,足见他们深深的警民之情。

  从警16年来,雷娟为辖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举不胜举。她正是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铸就了熠熠生辉的金色盾牌!

  (雷娟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