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确保“十二五”重金属和流域水污染
防治工作全面完成
扎实加强作风建设 把八项规定落实到底
图片新闻
新型城镇化的“沁阳样本”
“破小案”赢得民心说明了什么
“地球一小时”应成为生活习惯
遮“宴”
赵锡永岂是在演独角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型城镇化的“沁阳样本”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收麦、收秋都是机器干活儿,一会儿工夫就行了,不耽误生意。”

  在沁阳,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的应用,让农民很省心。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逐渐脱离土地,融入城市生活,改变着原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

  “一年能够挣个两三万元。等新社区建好了,俺把土地流转出去,就能安心搞运输了。”今年59岁的王曲乡里村村民王占国,除了经营自家的4亩责任田,还是一家汽车运输公司的员工。

  近年来,立足于自身工业化程度高、城乡收入差距小、空间布局紧凑、转型升级腾挪空间等有限的市情,沁阳着力破解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怎么搞、社区怎么建、钱从哪里来”等问题,促进社区建设高效推进。

  建设新社区,钱从哪里来?沁阳市利用“指标漂移”“占补平衡”政策,将乡村集约腾出的土地指标,置换到城市周边,利用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土地级差效益。

  该市还组建瑞源公司、丰庆村镇地产等投融资平台,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进行融资、投资。其中,瑞源公司承担了和谐家园、水岸花园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总投资7.4亿元,整合周边11个村庄,节约土地3305.4亩。

  瞄准全域一体、统筹城乡的目标,沁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城乡产业集聚、融合,推进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目前,该市有16.4万农民在工业及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上大显身手,实现了他们多年来“就业家门口”的幸福愿景。

  充分就业,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2012年,沁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25元,增长13.7%。其中,来自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占70%以上。

  种地的人少了,劳动力解放了,可农业效益并没有减少。沁阳是全国农机平安示范市,截至去年,该市粮食生产已实现“九连增”。

  路径之三:产城融合一体化

  从羡慕到自豪,变化的不只一点点。

  一路走来,一个个新颖别致、布局合理的社区点缀于城市与乡镇之间,扩大着市区的面积,缩小着城乡之间的差别。

  社区毗邻商贸企业,产业支撑新兴社区。城乡一体,沁阳把社区与产业园区紧紧结合在一起。

  依托闻名全国的造纸机械配件基地——里村,沁阳规划建设王曲乡丰庆新城社区,整合里村、古章等附近8个村庄,可容纳1.4万人。

  社区在哪建?建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沁阳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一刀切”,把重点放在引导上。目前,该市已开工建设丰庆新城、景和社区等9个新型农村社区,完成投资6.6亿元,全部建成后可节地6200余亩。

  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这一切,不仅使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在变,而且生态居住环境也在变。

  走进沁阳,放眼望去:宽敞的道路、整齐的绿化带、农业种植基地、工业厂房……深深吸上几口新鲜的空气,就理解了人们从羡慕“城里”,到“比城里还好”的自豪感从何而来。

  在沁阳,虽说城镇化率已达53.81%,虽说新农村社区建设已经破题,可是人们的努力依然没有止步。

  “‘十二五’末,沁阳的城镇化率将提升至60%,达到新兴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规模。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有信心早日实现。”沁阳市委副书记毛文明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