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在一起离婚官司中,王某为了获得更多的财产分配,与朋友恶意串通,虚构夫妻共同债务,让朋友起诉他欠款100万元。这100万元债务成为夫妻的共同债务,使妻子分得的财产减少,而王某则在财产分割中获利。
【法条解析】
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小董解读】
近年来,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的行为在民事审判中屡有发生,尤其在离婚诉讼、房屋买卖、民间借贷等纠纷中高发易发。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属于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比如,为了规避房子车子限购虚构债务完成过户,为了逃避执行串通他人转移财产,为了在离婚官司中多占对方财产而虚构债务,为了侵占财产把他人的财产标称自己的财产要求法院处理等。上述案例中,王某为了在离婚时多分财产,伪造欠条,并起诉到法院,企图转移有待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就在此列。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活动的根本原则。虚假诉讼、恶意诉讼这种行为是通过民事诉讼的合法程序谋取不正当利益,既严重损害了无辜者的利益,又破坏了社会诚信,浪费了司法资源,也严重干扰了民事诉讼活动,损害了司法权威,给正常的司法秩序造成了极大冲击。
新《民事诉讼法》增加的两条规定,加大了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的惩罚力度,使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同时法院还可以对当事人进行司法拘留、罚款,直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者来说,将是一记“重拳”。 艳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