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雪盖玉洁神农山
游览神农山,不需择季,不需择日,不需择时。时日不同,季节不同,许多自然景点能让你看出不同的情调,看出他人看不出的奥妙。
进入景区,热情好客的年轻导游,会滔滔不绝地把神农山景区最诱人的地方介绍给你。说到“四季观神农”,几乎所有的导游都会这样介绍:春游神农山,看桃花烂漫,争奇斗艳,三千粉黛桃花溪,胜似皇家后花园;夏游神农山,听山泉叮咚,趟溪水潺潺,丛岭苍翠白松秀,崖壁如洗峰如莲;秋游神农山,看万山红遍,赏层林尽染,一坡绿树半坡花,不是香山胜香山;冬游神农山,看雪盖冰封,听万籁俱寂,松岭静卧似银龙,北国风光趣无限。
神农山四季如歌,四季如画,但最能净化人心灵、最能陶冶人情操的,当数神农山的雪景。
能看到、会欣赏神农山雪景的人实在不多。
山下的雪已经融化,除了堤坝背阳处、屋脊背阳处、地埂背阳处、大树背阳处残留的一些白皑皑的雪片之外,人们几乎忘却这是雪后的晴日。
你有幸选择此时游览神农山。
进入景区山门,脚下的水泥路面干净得像刚刚洗过,路两边有一些被铲起的已经半融化的雪堆,而四面沟谷山坡上,却到处是厚厚的白雪。
没有其他季节的喧闹,在显得有些寂静的环境中,走到始祖峰下,在三皇大殿祭拜了人类始祖伏羲、女娲之后,你开始了别有情趣的神农山之旅。
始祖峰旁登山步道的台阶上,均匀的铺着洁白的地毯,一层层、一叠叠,盘桓弯曲,与白色的山顶相连。“踏雪登山,能上到顶峰么?”当你发出疑问时,导游会直率地告诉你:“应该没问题。当然,还要看你的欲望、意志和毅力。神农山的雪景,不是谁都能看到的。”
来了当然要上。于是,开始数那4321个洁白的石阶。四周茫茫,没有猿啼,没有鸟鸣,只听到脚下“咯吱”“咯吱”的声音。感到有些气喘时,驻足回望,远处是依稀可见的白色峰尖,身后那两行均匀的足迹倒是异常清晰,弯弯绕绕,拾阶而上,这时才知道“一步一个脚印”的真实含义,和刚才脚下的声音联系起来,你会感觉到,在这静谥的大山中,正在演奏一曲节奏单调但却有几分亢奋的旋律,而自己,正是这音符的首创者!
在经历了一番体能的考验、意志的磨练、心灵的净化之后,终于登上了神农极顶。
这一刻,所有第一次看到神农山雪景的人,都会有几分发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曾经多少遍吟诵世纪伟人那荡气回肠的豪迈诗句,唯在此时才有了真切的感悟。
看那千年古松,枝杈上,叶瓣中,满挂着晶莹的雪花,白鹤松的美名只有这时才名实相符。忽然,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只精灵,一只戴着彩色头饰、穿着彩色裙装、包裹得严实玲珑的小鸟。小鸟落在雪松的枝杈间,成为这雪白世界中光华耀眼的一个最精彩的看点。小精灵惊讶地看着雪中来客,不断点头表示欢迎,还偶尔轻歌几声,给这寂静的雪岭平添了无限的生机。你太激动了,猛的举手、发话,和那小精灵打招呼。也许是你的举动太鲁莽,也许是小精灵胆子太小,本来是想友好沟通,不料想,小精灵扑棱一下飞走了,朝白松岭方向飞走了,飞到了能掩藏精灵的地方。一转眼,那美丽的精灵连影子也看不见了。只见树杈上,轻轻飘下一缕缕碎银般的雪花,那飘落的雪花,停留在一个个空灵的瞬间。
是飞去的小精灵,把你的目光引向了安然入睡的白松岭。
往日苍翠葱茏生机盎然的青龙,不见了一丁点儿绿色,她盖了一层厚厚的、绒绒的纯白色的棉被,静静的躺在那里。年年月月,接待了太多的游客,平日里连打盹喘息的机会都没有,雪姑娘来和他做伴,让她安静地歇一阵子。她的睡姿虽然缺少了壮美,但是多了委婉,多了温柔,加上那一岭满坡雪盖冰挂、千姿百态的白鹤松,此刻的白松岭,更加令人神往。
你有些激动了:“难得此时游神农,不妨踏雪走走白松岭。”导游本该顺从游客,但这一回,她可不依了。导游说:“那可不行。青龙难得一歇,切不可轻易惊动。要不,她的一个翻身,她的一个鼾声,都可能让天翻地动。现在踏上青龙背,太危险了。”无奈的大家,一个个踌躇满志的样子,只好多踏几遍紫金顶上的积雪,多看一会儿冰雪覆盖的神农山。
登极顶,看雪景,角度不一,心境不一,感受和感慨也自然不一样。
沿原路返回,踏过的积雪有点滑,比上山时更要小心许多。雪道两旁本也无奇景可观。不留意左顾右盼,山崖上多了一些垂挂的冰柱,粗的、细的,长的、短的,依崖而挂的,悬空而垂的,偶尔有伸手可触者,掰来一枝,放在口中,那甘甜,那清凉,真的胜似三伏天吃了一块冰激凌。
神农山的雪景,冰清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