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确保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顺利进行
中国智慧照亮宇宙之“暗”
落实八项规定 强化意识转作风
清化镇旧城改造不为拆迁安置作难
气象、涝情信息何必成“疑云”
抓学习 严制度 树形象
建立党员发展责任倒查机制
严管党员提素质
媒体观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智慧照亮宇宙之“暗”
□张家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日前,丁肇中及其团队公布了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标志着人类认识暗物质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寻找暗物质的进程中,中国人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暗物质到底是什么?”为回答这个问题,人类不惜耗费大量精力和资金。从早期使用望远镜获得的不清晰图像,到如今阿尔法磁谱仪捕捉的精确数据,科学家从未停止探寻这个有关宇宙结构和运行之谜的答案。值得关注的是,在寻找暗物质的进程中,中国人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月3日,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团队公布了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阿尔法磁谱仪已发现超过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有可能来自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或脉冲星等天体。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人类认识暗物质迈出了重要一步。

  经多年的天文观测和理论发展,科学界目前普遍接受的一个理论是:宇宙的构成中,人类能观测到的常规物质仅占5%,暗物质和暗能量则分别占25%和70%。这也凸显了暗物质对研究宇宙构成的重要性。然而,一个事实是,暗物质无法被直接观测到,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对它的研究难度。

  在这条困难重重的探索道路上,利用国际空间站开展实验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首先取得进展。在这个国际项目中,中国科研人员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5月被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磁谱仪上热系统,由山东大学的科研人员领衔研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解决带电磁铁在太空中运行的温度控制问题;安装在磁谱仪上的电磁量能器则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法国、意大利专家联合研制而成。这些重要装备为这次发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获取数据只是第一步,对庞大的数据量进行分析才是更关键的一步。丁肇中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把每个粒子、每道宇宙线经过磁谱仪都算一个数据,那么磁谱仪每天传回的数据都在100万至1000万个之间。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此期间承担了大量数据分析工作。此外,我国的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和山东大学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大学、意大利和法国的科研机构等都参与进来。中国科研人员与国际同行联手完成了又一项媲美人类基因图谱计划的项目。

  事实上,全球科学界长久以来对暗物质的探索并不止于阿尔法磁谱仪项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科研团队目前正与国内同行合作,加紧研制“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相比阿尔法磁谱仪,中国正研制的这种卫星,耗资少,重量轻,可望在暗物质探测领域取得突破。

  正当美国和欧洲等国研究人员加紧开展对暗物质探索的同时,上海交大以及清华大学研究人员也在国内的地下实验室里孜孜不倦地进行着相关实验。

  尽管新公布的研究成果还无法完全确证已找到暗物质的踪迹,但正如当初伽利略对物体下落速度和质量关系的执着,居里夫人对放射性元素镭的全身心投入,科学家对基础研究的不懈追求总会为后世打开一扇通往更美好世界的大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