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确保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顺利进行
中国智慧照亮宇宙之“暗”
落实八项规定 强化意识转作风
清化镇旧城改造不为拆迁安置作难
气象、涝情信息何必成“疑云”
抓学习 严制度 树形象
建立党员发展责任倒查机制
严管党员提素质
媒体观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气象、涝情信息何必成“疑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程子龙

  掌握了政务信息却秘而不宣

  ■是否就可以“根据需要”总结工作,甚至对上申请帮助?

  ■是否就可以免除决策有误、工作不力的担忧?

  ■是否就可以免除社会监督?

  今年黑龙江省遭遇了严重的春涝,当记者采访省气象局欲了解实时情况时,一位工作人员神秘地表示,对今春涝情及土壤墒情,气象部门已监测到非常详细的情况,但是不敢将信息透漏给记者,怕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责难。

  这样的神秘遮掩并非个例。近年来,记者采访了解旱情、涝情、汛情及森林防火形势等信息时,屡屡遭遇推脱搪塞,即使最终提供,也往往寥寥数语、惜字如金,甚至使用一些被“处理”过的数据或情况敷衍了事。

  气象信息如此,一些地方政务信息不愿公开更不待言。桥梁垮塌、事故处理、“三公”经费、疾病疫情……屡屡成为“不能说的秘密”。凡此种种,不仅使信息公开的相关条例束之高阁,更侵犯和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

  权威信息通常来自科学的监测和统计,不仅是领导的决策参考资料,更是百姓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参照数据。将本该公开的信息百般遮掩,欲说还休,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以气象信息为例,明明掌握了信息却秘而不宣,是否就可以“根据需要”总结工作,甚至对上申请帮助?是否就可以免除决策有误、工作不力的担忧?是否就可以免除社会监督?坦诚公开与多方遮掩之间,折射的其实是一种态度和作风。

  推动政府政务信息公开,需要的不仅是口号,更要实实在在的观念转变和行动。将重要信息准确、及时公开,理应成为各地政府、部门及负责人的重要认识。遮掩、推搪、躲避的习惯性做法不转变,就难以从根本上改进工作作风,也难以打造服务型政府形象和提高政府公信力。

  不想及格

  由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中心合作的“中国政府信息公开观察”项目发布的《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报告·2009年度》指出,30个省级行政单位行政信息公开六成不及格,国务院下设机构仅两家单位及格。

  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锡锌解释,这一指标体系是针对目前中国现实的“最低要求”。该项目希望促进“知情权”从一个漂亮的概念,变成一种实际的社会生活。

  焦海洋 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