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全城杀鸡有必要吗?
【事件】据报道,南京市城管局近日发出“最后通牒”,4月9日24时前,南京市区范围内(涉农除外)居民须自行处理饲养的家禽家畜(鸡、鸭、鹅、食用鸽、兔、羊),不少居民都非常配合。
【观点】在病毒宿主和传播者都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就对家禽家畜“大开杀戒”,是否有些紧张得过了头?如果仅仅是为了“小心为上”,一来没有太大必要,二来如果居民宰杀家禽家畜没有做好卫生防护工作,或许反埋下安全隐患。超出科学界限的“过度反应”,不仅会损害居民的利益,也可能营造新的恐慌气氛。
——《新京报》
制定塑化剂标准,认钱不认人?
【事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日前透露,白酒塑化剂标准将在两个月内出台,新标准的指标将有较大幅度放宽。新标准出台后,国内八成的酒类企业都将达标。这一消息导致了昨日A股市场上酒类股票的诡异上涨。
【观点】当食品质量普遍较低,无法达到国家标准时,新的标准会降低要求来迁就企业。这样的思路难逃减轻企业压力、让质量无法达标的企业“绝处逢生”之嫌。出台食品行业质量标准的初衷,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如果为了经济发展而使消费者健康受损,显然是本末倒置。 ——《晶报》
改革要向“权力经济”开刀
【事件】耗时4个多月,跑了10多个部门,盖了20多个公章,花了10多万元,目前仍未“备齐”办理厂房房产证所需的全部材料。东部地区一家知名工业企业负责人谈起这段“魔鬼经历”,感慨之余,充满期待:希望政府机构改革真正“甩开膀子”、“不放空炮”,让企业看到希望。
【观点】“权力经济”盛行,不仅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强化了具有权力背景、依靠行政权力“资源”的企业(如大型央企)的“事实垄断”地位、妨害公平竞争,而且容易导致掌握审批权力的公职人员的贪污腐败行为,害莫大焉!“权力经济”盛行,关键在于权力产生了“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减少权力对经济的干预。 ——《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