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锤炼纪检干部队伍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和
河南省道德模范开始评选
科学种瓜地生金
生态文明建设的修武启示
美丽家园,你我共同呵护
少女怄气离家出走之后
万方桥上坑槽多
市民呼吁早修复
依法打击偷排超排等违法行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种瓜地生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王 璐

  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连日来,武陟县北郭乡南古岗村村民雒小伟忙得不亦乐乎,今年他在承包的25亩地里全种上了西瓜,现在一家子正在地里忙着覆地膜。

  “可别小看了覆地膜,又保墒又护苗,所以一点也马虎不得。”一说起种瓜的经验,这位年轻的后生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种瓜不必像种棉花那样,把人天天‘拴’在田间地头。只要了解了西瓜的习性,种这20多亩地的西瓜不费啥劲,而且种一茬瓜能赚五六万元呢……”

  “每年5月份,俺就开始在瓜田里套种玉米,到时候收完一茬瓜还能接着收一茬早玉米,大半年就能把八九万元装进口袋,想想就跟做梦似的。”雒小伟的妻子接过话茬说。

  今年34岁的雒小伟,之前跟其他农民一样靠种粮和农闲时打零工为生,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几年前,雒小伟开始寻找发家致富的门路,他想到,村里的田地是肥沃的沙土地,按照传统的耕作方法,一年只种两季粮食,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土质。

  怎样才能使肥沃的土地生金呢?雒小伟打上了西瓜的主意。2006年,他去我省中牟、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回来后,就开始在自家的田地里种瓜。没有技术,就专门从中牟聘请瓜农,向农业服务中心咨询;没有经验,就事事向村里的老瓜农请教。从晒种、浸种、施基肥到合理密植、整枝定瓜,雒小伟一点一滴地学习、实践,终于尝到了甜头儿。当年,雒小伟种的一茬西瓜赚了近万元,他的劲头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娴熟,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

  如今,在雒小伟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在黄土地上动起了心思,根据土壤土质,在地里种上了西瓜、花生、地黄、山药……南古岗村的田地里再也不是玉米和小麦的单一循环,而是各种经济作物轮番上阵,村民的收入也随之大幅增加。

  从“土里刨食”到“地里生金”,南古岗村村民在黄土地上念活了“致富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