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锤炼纪检干部队伍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和
河南省道德模范开始评选
科学种瓜地生金
生态文明建设的修武启示
美丽家园,你我共同呵护
少女怄气离家出走之后
万方桥上坑槽多
市民呼吁早修复
依法打击偷排超排等违法行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文明建设的修武启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王 言

  本报通讯员 红 星 王 培

  有这样三个彼此关联的荣誉,可以体现修武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风采:

  中国长寿之乡,我市首个,全省第四个,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的称号。

  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授予的称号;

  河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省住建厅授予的称号。

  这三个荣誉,彰显的是生态的力量、生态的效益!

  生态,已经成为继云台山景区之后修武又一个金字招牌,成为修武县对外开放的名片和持续快速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绿意盎然小城美

  四月。漫步修武街头,绿草茵茵,繁花似锦。一条条林带把修武县城四大公园串联起来,数十个街景游园、小区花园错落有致,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其中,熠熠生辉。千年古县处处新绿处处景,和云台山景区浑然天成,游客人在画中行,不停地用相机记录小城美景。

  修武的绿,是高标准的绿,这样一组数字可以佐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6.8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49个百分点,高于《中原经济区规划》远景目标(2020年达到25%);城区“三绿”指标均超过国家园林县城标准,其中城区绿地率达37.7%,绿化覆盖率达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

  58岁的修武县住建局园林科副科长杨胜甫见证了修武变绿、变美的历程。打造云台山,建设最美小城,修武县城市绿化任务很重,绿化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人员少,懂技术的老杨一个顶八个干。“当初,园林单位没几家,现在,全县省、市级园林单位68家。”老杨一脸自豪。

  从2006年起,修武县陆续投入3亿元,先后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并第一次提出以县城为建成区,规划全县绿地系统。从此,修武县城绿化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绿化面积多、创建规格高,我市向各县市区发出向修武县学习的通知。

  “这次绿地系统面积扩展至整个县域范围,对各项指标也进行了更新。”谈起正在规划设计的新绿地系统,老杨说,“绿地面积大了,管理人员也多了起来,2006年以前绿化队只有13人,现在包括‘4050’在内已有200多人。公园多了,还新成立了公园管理处,准备下一步把全部公园管理起来。”

  绿化面积大了,管理工作也上档升级。修武每年的绿化工作都严格按照绿地系统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对绿化队员通过请进来、送出去进行业务培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仅如此,该县还建立了绿化长效机制,在新建、改建项目规划审批时,都要求项目建设单位严格实行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的“三同步”制度,保证项目建设有足够的绿地。

  修武县委书记王建修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打造美丽修武、幸福修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硬保证,更是提升发展软实力的硬保证。绿色修武、美丽家园是修武人民的梦想,更是修武人民的行动!”

  绿色福利百姓乐

  良好的生态效益成就了旅游大县,并间接带来了更为巨大的经济效益,让广大百姓共享绿色发展带来的福利。

  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由马头山、锯齿山、茱萸峰等林场组成,原始次生林茂盛,给云台山披上了一层层绿衣,由于森林涵养水源,形成了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的云台山水。林业对修武旅游的贡献功不可没,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6.85%,其中山区森林覆盖率为47.78%。

  “绿化就是最好的护山,是最大的财源支柱建设,是最大的税源建设。”在谈到林业建设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时,修武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波不无感慨地说。

  优美宜居的生存环境,为修武人长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据统计,修武县百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连续三年超过万分之一。2011年,该县80岁以上高龄老人4632名,占全县总人口的1.51%。按国际标准,10万人中有7位百岁老人,是“长寿之乡”的核心指标。根据该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5.3岁,比申报要求的平均预期寿命71.4岁高3.9岁。所以,“长寿之乡”名副其实。

  “4050”人员原小国来到宁城公园,参与公园绿化一期、二期建设和管理。他向记者讲述起公园前后的变迁:以前,群众休闲和锻炼没地方去,只好靠压马路来打发,夏夜则在路灯下纳凉。自打2009年宁城公园一期开园后,公园里总能看到群众吹拉弹唱的身影,这里已经成为戏迷的乐园。除了县城里的戏迷参与其中外,公园周边十里八村的戏迷也前来加盟,最远的还有新乡市的辉县市和获嘉县的群众呢。

  播绿行动进行时

  在前往云台山景区的林邓线上,记者看到整齐划一、涂白过的树木位于路两旁,这些新栽植的速生杨已经长出嫩叶,透出勃勃生机。该生态景观带绿化工程是我市今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及建设南太行生态景观带的一部分,绿化面积为523.35亩,也是今年我省提出建设生态省,打造“四区三带”区域生态格局之一的太行山地生态区。

  为了恢复山区生态环境,修武县将投入3556万元,分别用于青云大道绿化工程、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沿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和山门河泥石流治理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山区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该县还创新机制,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昔日废弃的矿山,如今成了“香饽饽”。在青云大道旁边,一个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为2200亩,集种植、饲养、观光于一体的荷鹿农庄观光园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该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将废弃的矿山经过恢复治理后,建设生态酒店。

  绿化太行山,人人都要添砖加瓦。苏保定是修武县有名的种树大户。他从2009年起,在云台山景区附近承包了2000多亩荒山,投入50万元,广种经济林,修建水利基础设施。如今,山头上郁郁葱葱,进入秋收时节,板栗、核桃挂满枝头,煞是喜人。

  “听说荒山造林,政府给补贴、给良种树苗,俺更有信心了,准备造700多亩林地。”苏保定看准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计划依托云台山景区的资源优势,开办林家乐,让游客享受休闲游、观光游的乐趣。

  翻开修武县绿色蓝图,似乎看到修武生态发展的绿色愿景:以创建国家森林县城和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载体,高标准打造“一区、三基地、五网络”的生态格局,构筑起“三纵八横”生态廊道绿化网络体系。在北部山区,该县除了继续营造太行山防护林,建设5万亩木材储备基地、构建生态屏障之外,围绕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旅游开发,建设以黄连木为主的5万亩油料林基地、以五角枫树为主的5万亩彩色造林基地;在县城建成区、产业集聚区及周围,大力发展环城防护林和城郊森林;在南部平原,不断完善农田林网、道路林网、河渠林网,最终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宜居城市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