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奇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陆步轩卖肉,何愧之有?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2000年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近日站上了母校的讲台,说完这第一句话,几乎哽咽。(据4月12日《新京报》)
我去年在德国旅游期间住在柏林自由大学附近的一所宾馆。之所以选择这个宾馆入住,主要是想参观一下这所德国排名第一的大学。一天傍晚,我在宾馆附近一个超市购物,无意中和超市的理货员攀谈起来,谈话中我得知她竟然是这所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我感到很惊奇,表示身为名校博士,竟然干理货员的工作让人不可思议。她很淡然,反问我:“谁规定博士毕业就不能干理货员的工作呢?我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我想学习这里的管理经验,将来开我自己的连锁超市。”
这件事给我启发很大。陆步轩之所以感觉“丢脸”,公众之所以卷入对“北大毕业生是否应该卖肉”的争论,是因为很多人存在对大学的功用和劳动者地位的偏见。
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陈生,现在是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价已经超过千万元。对比之下,陈生卖猪肉却卖出了名堂,因为在陈生的运筹帷幄之下,卖猪肉与市场营销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并且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陶行知先生曾教诲学生: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胸怀天下,脚踏实地,凭自己的双手丰衣足食造福社会,任何一个劳动者都应该受到社会尊重,何愧之有?
学历只是成功的一个因素,能力如何以及职位是否适合自己才是问题的关键。可喜的是,目前很多大学毕业生正在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所接受,因为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只有先学会了生存,才能够寻求发展。这样至少也应该比那些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啃老族”要崇高多了吧?
在国人的传统认识中,上重点大学就应该当高官,至少也应该生活殷实,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业资源更多地通过竞争而不是通过权力进行分配。谁也无法,也不应该保证名校毕业生就一定能够光宗耀祖。现实中,我们不是经常看到一些名校毕业的官员因为腐败而落马吗?所以笔者认为,在任何工作中能作出贡献的北大学生都是母校的光荣和骄傲,不管他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工作在基层一线岗位的普通劳动者。高素质人才绝不能单纯以社会岗位作为区分标准,更应该看他的价值理念、思想作风、道德品质。
从陆步轩和陈生的例子看,名校毕业生卖猪肉是一种知识价值的再创造,而这样的现象正强烈地冲击着所有人的传统择业观念,同时也使得所有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思路变得更加开阔。总之,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并不丢脸,这也印证了前辈们的那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