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飞出麦田丰收景
微型党课进车间
抓紧时机防治小麦吸浆虫
把远程教育装入口袋里
以务实重干推进作风建设
遗 臭
陆步轩没给北大丢脸
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
媒体观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
□付凯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只有人人参与,类“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才能随之减少。让我们一起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

  

  日前,《焦作日报》以“路口直击‘中国式过马路’”为题,曾报道了我市部分市民闯红灯过马路的不文明行为。

  “中国式过马路”的核心内涵其实就是一句话,即“不管红绿灯,不管斑马线,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对此,谴责者有之,理解者有之,庖丁解牛者亦有之。

  笔者认为,“中国式过马路”首先源于行人的焦躁心理。当前,快速的生活节奏促使人们不断加快行走的步伐,而这种心态也体现在了上下班过马路时,人们总想与时间赛跑。其次,该现象还与当前我国汽车大面积普及,而行车文明还有待完善有很大关系。现在,汽车越来越多,可相当一部分驾驶员的素质并不高,特别是当汽车与非机动车争路时,更是摆出一副强者的姿态,可谓盛气凌人。

  当前,“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顽疾。按理说,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都有相应的“路权”,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另一方的出行空间。但在道路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各方相互争夺“路权”的情况比比皆是:行人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机动车经常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个别特权车以不遵守交通法规为荣,招摇过市……

  其实,只要我们形成全力,破解“中国式过马路”难题并不难。首先,行人应该更加自律,大人教育小孩,长辈教育晚辈,朋友和同事之间相互提醒安全出行,共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机动车处于强势地位,更应该对非机动车及行人多一些礼让,所谓“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该只停留在口号上,更是司机的行为规范。最后,相关部门也要将道路信号灯设置得更人性化一些。

  走笔至此,笔者不禁想到,类似问题还有“中国式开车”“中国式停车”“中国式抢黄灯”等各类交通不文明现象。其实,这些问题折射出的是国民的素质问题和文明现状。想要脱掉“中国式”的“帽子”,我们应该在着力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基础上,努力提升人们的交通文明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大环境。

  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只有人人参与,类“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才能随之减少。让我们一起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