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肝病的高发季节。中医认为,春季阳气旺盛、肝气旺、容易生热,所以肝病易“春发”。此外,春季天气逐渐回暖,细菌和病毒比较活跃,这就更促使了肝病的高发。那么,大家在春季应该如何养肝护肝呢?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段玉环近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向大家介绍了一些中医的养肝之道。
段玉环告诉记者,中医养生有五行、四时之说,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对应了五脏的“肝、心、脾、肺、肾”,也对应了四时中“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从气候上看,冬季主藏,冬季外界寒冷,受气候影响,一些疾病不易复发。但是到了主“生发”的春季,疾病的症状就容易表现出来。因此,历代医家强调,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并有“春季养肝,一年得安康”之说。
在段玉环看来,春季养肝护肝一定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饮食上要注意。春季肝气最旺,而肝气旺会影响脾,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等病症,所以春季饮食应该清淡可口,禁食油腻、生冷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不饮酒或少饮酒,特别是肝病患者,更是不能饮酒,否则不利于治疗和恢复。二是在情绪上要注意。肝主疏泄恶抑郁,生气发怒就容易导致肝气不疏,气血瘀滞不畅就会导致各种肝病,“怒伤肝”就是这个道理,而春季是肝气上升之时,生气会造成情致不畅,导致肝脏功能波动,伤及肝脏的根本,所以春季一定要心平气和,学会克制情绪,尤其是有肝脏疾患的人,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和少思、少欲、淡泊宁静的状态,有利于肝气顺调心、情舒畅,配合规范的药物治疗,就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三是在生活习惯上要注意。《黄帝内经》认为,春天养肝应该遵从“夜卧早起”之道。因为春天充满了生发之气,昼夜的时长发生了变化,白天长而晚上短,所以可以将白天工作的时间适度延长,而将晚上睡觉的时间适度缩短。“人卧则血归于肝”,夜里11时到次日凌晨1时,正是养肝的最佳阶段,所以最好在晚上11时前睡觉,有利于养肝、排毒。另外,春天决不能贪睡,中医认为久卧伤气,久睡会造成新陈代谢迟缓,气血循环不畅,毒素不能及时排除体外。此外,在春季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体操、慢跑、散步、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
段玉环 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焦作市肝病研究所副所长,焦作市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焦作市中医学会理事,焦作市十佳中青年名中医,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7年;在肝病、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胃肠道疾病等各种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及肝硬化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