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生活中,“中国式过马路”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违法交通行为。人们纷纷声讨这种行为的同时,也为如何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献计献策。
就在本报对我市一些路口的“中国式过马路”进行报道后,4月17日、18日,读者纷纷致电本报编辑部,表示自己不仅带头遵守交通规则,也希望能与交警一起站在路口执勤,使更多的行人过马路时能遵守红绿灯信号。
读者:想做义工陪交警执勤
“‘中国式过马路’的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还给行人自身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作为企业负责人,我们希望职工都能得到教育,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样不仅能为企业发展降低风险,让职工安全出行,也优化了城市交通环境。”市人大代表、市嵩山机电大厦总经理苗金喜通过本报热线电话说。电话中,他表示想让职工到交通岗口做义务宣传员,和交警一起执勤,在指导行人按照红绿灯交通规则过马路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山阳区快乐贝贝幼儿园园长买金玲通过本报企业QQ表示:“作为对幼儿园老师的一项培训内容,我们希望交警能到幼儿园给孩子们上一次交通安全知识课,不仅增强老师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也可以让孩子和家长提高对遵守交通规则重要性的认识,拒绝‘中国式过马路’。”
“我们都知道‘中国式过马路’不好,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曾经这样过马路,由此可见,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很难!”市道一跆拳道学校校长陈玉乐说,“我们想让教练和交警一起站在路口执勤,真切认识行人闯红灯的危害性。”
交警:欢迎群众参与交通管理
“中国式过马路”在我市各路口现象严重,经本报报道后,曾引来读者纷纷献策。有的主张像北京、杭州、郑州等地那样,对行人闯红灯进行处罚,也有的提议对闯红灯的带头人进行曝光,还有的认为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连日来,还有不少读者向本报编辑部表示,要跟随交警一起站岗执勤,拦下闯红灯的行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这种过马路不看红绿灯的坏习惯。
塔南路作为我市中心城区的主要出入口,道路交通秩序好坏就成了我市道路交通环境的一个缩影。4月18日下午,负责该辖区的定和派出所交管巡防大队大队长谢淘气表示,对读者的热心和建议表示感谢。他说,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就需要广大群众的自我觉醒。如果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通信号灯指挥,我们城市的交通环境一定会得到很大改善。毕竟,罚款、曝光等手段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根据工作安排,我们会精心组织,满足这部分热心读者陪同交警站岗执勤的愿望,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交通管理中来。”谢淘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