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将这一良好的态势保持下去,不仅是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要做到这一点,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对中央有关转变作风的精神真正想“通”,心里要“明”,认识要“透”,从而克服认识上的四个误区,从根本上制止吃喝风。
一是要克服“影响经济发展”的片面认识。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规范公款消费,制止吃喝风,高档餐饮、高端白酒等行业确实受到影响,但由此逐步形成的社会节俭风气,对于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减轻农业生产压力、维护食品安全、保护环境等将产生重大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领域一些问题十分突出,如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压力过大,某些品种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快,食品行业大案要案频发、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等等。尽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地矛盾突出、农产品供求紧张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既要算小账,还要算大账;既要看当前,还要看长远,不要用过度消费支撑经济增长,用畸形经济损害长远发展。我们还要看到,遏制公款过度消费,还有利于增加民生支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要克服“有违传统文化”的糊涂认识。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心目中,迎来送往、礼尚往来,是传统文化,官场潜规则,没有必要彻底改变,只要注意点、不过分就行了。担心对上级领导不接待、接待不好,影响感情,影响考核,影响业绩,影响升迁;担心对友邻部门不宴请,影响关系,不好协作,从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相接待,私下宴请。
传统文化有糟粕和优秀的区分,我们要继承优秀,扬弃糟粕。吃喝玩乐、耗费民脂民膏历来为人们所唾弃,请客送礼、拉拉扯扯历来为人们所不耻。今天各级领导干部更不能把“糟粕”当“精华”,为大吃大喝、公款消费找理由、找借口。
三是克服“老问题难治理”的错误认识。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转变作风不是新提法,制止公款消费也不是新口号,要求是要求,实际是实际,这是“老问题”“老顽疾”,对于贯彻“八项规定”存在畏难情绪。还有个别领导干部认为“中央的要求是一阵风”,过一段时间就“又成老样子”了,因此存在等待、消极应付的思想,并不是真心实意地转变作风。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正因为“老”“难”“顽”,才说明转变作风的迫切性、重要性,才说明中央摸得准、抓得狠,才说明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痛下决心,硬起手腕,从根本上治理,从根本上转变,建立长效机制。
四是要克服“发大财享清福”的错误认识。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热衷于吃喝宴请、迎来送往,讲档次、要排场、比豪华,是因为这些可以饱口福、饱眼福;可以享受下属的前呼后拥,找到当官的感觉和气派;可以用公款疏通关系,联络感情,培养人脉,为自己升迁晋级、为家庭谋利积累资源;可以化公为私,名正言顺接受各种礼品礼金,将不菲的收入占为己有。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检验领导干部官德人品的试金石,也是检验清正廉洁和腐化堕落的分水岭。转变作风的规定,不仅会触及一些领导干部的错误观念,也会触及一些领导干部的灵魂;不仅会触动一些单位、一些领导的不良习惯,也会触动一些单位、一些领导的利益。是我行我素、阳奉阴违、软磨硬泡,还是忍痛割爱,痛改前非,真抓实干,这两种态度决定着作风转变的深度和速度,也考验着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群众观念。
贯彻“八项规定”贵在落实,转变作风重在坚持。“认识决定行动,思想决定高度。”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党的事业、国家前途命运、人民殷切期待出发,深刻认识转变作风的重要意义,克服各种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地抓落实,真真切切转变作风,真真正正转变党风,扎扎实实转变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