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水利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广利局灌区建设重实效
生态补水 润泽青风岭
市广利局狠抓党建提升管理水平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 年4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作风 提效能 促发展
市广利局狠抓党建提升管理水平

作者:杨仕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杨仕智)以服务农田灌溉为己任的市广利灌区管理局,近年来却面临着沁河来水日益减少、灌溉亩次用水量居高不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面对困境怎么办?该局不等不靠不抱怨,以提高党建水平为抓手,党员、干部、群众形成合力,在困境中寻找机遇,走出了一条管理服务新路子。

  水资源日益匮乏,而用水量却逐渐增加,用水形势不容乐观。市广利灌区管理局认为,困难中也有机遇:河口村水库预计在2014年建成,汛期下闸蓄水,可以缓解沁河来水忽大忽小的状况,给灌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土地流转等政策的实施,也给灌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找准症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去年以来,市广利灌区管理局以党风建设为抓手,以深化“五型”机关创建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灌区党建水平。该局通过开展以“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为主题的思想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大力弘扬了新风正气,抵制了歪风邪气,增强了全局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同时,该局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和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在全局营造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去年以来,该局从领导班子成员到各级干部都能够做到清正廉洁,没有发生违规违纪行为。去年,该局被焦作市直机关工委授予“服务型机关”称号。全局转正党员5名,新发展党员培训对象5名,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机关风气正了,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了,市广利灌区管理局适时将其转化成服务效能、经济效益,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狠抓节水灌溉保农田抗旱,推进工程建设保灌区安全,开创了灌区建设的新局面。

  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目标,灌溉管理取得新突破。该局各管理处强化目标管理,精心组织,克服困难,抢抓机遇,灌溉管理取得了新突破,去年灌溉共引水4500余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6.5万亩次,水费收入165.95万元,超目标任务的16%。通过有效灌溉,灌区内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

  以服务民生为重点,持续抓好青风岭漏斗区补水。该局利用灌溉间隙和汛期向青风岭漏斗区回灌补水5679万立方米,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5000万立方米补水任务,实现补源收入50万元。通过补水,还使补源区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修复改善,也弥补了管理运行经费的不足。

  严格落实“四项制度”,灌区工程建设取得新成就。该局投资250万元,阶段性完成了济蟒截排与四干三支渠部分渠段改线工程,已改造渠道1公里;田间高效节水与水源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全力推进,共完成斗农渠拆除重建、维修与改造9条,长4225米,开挖修复斗农渠2条,长2300米,新建、改造各类建筑物366座,完成投资225万元。

  加强停产企业管护,优化全局发展环境。该局坚持把停产企业管护、盘活资产、增收减负作为保持灌区大局稳定的重要工作,积极做好来访人员接待和国有资产管护利用工作,去年共收租金11.75万元,并利用以物抵款的形式偿还企业债务10409元。

  该局按照“依法管水、从严治队”的要求,加大了灌区水行政监察执法力度,较好地维护了灌区合法权益,净化了灌区发展环境。同时,该局注重渠土资源开发利用,建设绿色生态走廊,去年因地制宜渠堤植树达1.5万棵,稳步推进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更新树木1.2万棵,实现树木管理收入15万元。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