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山阳城 上一版3
鲁院,让我走进你(组诗)
闫合作与其《论语说》
杨总管
“拖把”树
桃花恋
毕业三十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5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 民 / 似水流年
毕业三十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仿佛还在昨天,一眨眼,大学毕业已经30年。

  1982年1月,在古城开封“圈养”了4年的我,和学子们一起,洪水越堤般涌向车站,被“嘁里哐当”的绿皮火车卸到四面八方,开始了叫作“工作”的生活。

  3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如一掬水,白驹过隙一瞬间。但对一个人,则绵延曲折如长河——毕竟,谁也难有几个30年!可扭头看,又仿在一瞬间,而变化,却已是沧海桑田!

  同学聚会,乍一见面,同时惊愣,半天反应不过来,脸上,纠结着同样的疑惑……大脑计算机般搜寻间,同时唤了对方名姓,那种“惊呼热衷肠”、“相拥泪成行”的情景,裹携了几多沧桑,几多叹惋——老了,老得变形失态不成样,老同学都认不得了,好悬!

  当年,才都20啷当岁,年轻得如鲜荷嫩笋:那脸庞,平展展,光滑如平面玻璃,放大镜踅摸三天,也难寻一痕皱褶、半缕纹络;那颜色,无须搽胭抹粉,已然光鲜亮洁,熟了的富士苹果般,四散着清鲜因子,氤氲着诱人活力,止不住有谁钦羡不已,心驰神往“啃”一嘴,说声“哇塞,可美!”现如今,脸,干涩,宛如糙毛巾拧尽了水分,又像打磨家具的粗砂纸;枯皱,似风干的皱橘子,又如干透的核桃皮。风霜雕刻,雨雪冲刷,历史年轮轧碾的“车辙”,横三顺四、歪七扭八,怕是涂抹二斤胭粉,也还不原往昔本真,反倒弄巧成拙,像驴粪蛋上挂层霜,叫人倒胃恶心。

  当年,那眼睛,明光晶亮如洌泉,清明澄澈,一汪鲜新;又如雨洗碧空,了无阴翳,洁净纯美。忽闪闪,似新荷抖碧,灵气飞动。明晃晃,视物如炬,很有洞穿力,漫说蚂蚁小虫休想在视线里蒙混过关,就是黑咕隆咚里隔堵墙壁仿佛也能直视无碍。如今,上眼皮耷拉,下眼皮鼓胀,眼里像倾泻了一潭浊水,少光失采,灵气丧尽。视物,如糊了纱罩,一片昏花。不带花镜,看清远处,却模糊了近处。戴上花镜,近处清楚了,远处又一塌糊涂。熟人走对面,竟视而不见,不仅不主动招呼,人家招呼了,自己也没反应,只管高视阔步,一副旁若无人的模样,常被人讥笑奚落。

  当年,头发密实实,一派“繁荣昌盛”,像上等植被忠实守护着一爿脑壳,双手使劲拨拉,才见点头皮踪影。男生短发齐整整,根根直竖,硬橛,黝黑,小钢丝般上直着,像要戳破蓝天。戴上帽,硬发窝得头皮生疼,索性摘下扔掉。女生长发扑扇,如玄丝锦缎,似黑色瀑布,不夹丁点儿杂色,纯得叫绝。如今,男的“植被”多数已惨遭自殒,只有稀溜不几根,东倒西歪、惨白无力地坚守着即将全军覆没的脑壳—— “中间一个足球场,四面都是铁丝网”,是逼真的写照。女的头发似还稠些,但日日添多的银白,使其不久将无须道具便有白毛女的风采。

  那时,胃口像钢炉,吃铁都能熔化。一顿吃上三两碗,那是小菜一碟,且无须细嚼烂咽。刚才还撑得肚皮鼓圆,一转眼,屁大点工夫,已消化殆尽,肚腹瘪如空布袋。如今,胃瓤得像薄纸,小心翼翼细嚼烂咽,它都擎不住,不断拿疼痛反胃恶意报复。哪顿饭多嚼了几嘴,不客气,三两天肚子都不得安生,算是对“违章”贪嘴的惩戒。

  那时,浑身似有用不完的劲儿,百余斤的碌碡,抱起满地打旋。走如风,跑似飞,撵得野兔乱窜稀,连明扯夜加班干,竟不知还有个“累”字需要喊。如今,腿如灌铅,身手困倦,看着还是个人,却少了精气神。跑不动,又懒得走,干起活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人龄不及六旬,已“内退”休息……

  诚然,岁月无情,30年鼓捣得小伙成老头、姑娘变老太,似乎没干啥好事。其实不然,30年的岁月,成全了人们太多的美好生活。

  当年工作时,月薪才42块5毛钱,除了填充似乎永远都填不满的肚囊,所余无几,连买个衬衫日用品都得四下挪借。如今,大学毕业月薪就是一两千,是当时的三四十倍。而我的月薪已涨过400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至少也翻了60倍。30年前,再借俩胆,想想也得吓个半瘫!

  当年,最愁的是说媳妇。家居农村,穷得像根烧火棍,找好的,人家不乐意;说差的,自己不甘心,总想找个差不离,不要一分彩礼的。一来二去,耽搁点时间,急得想抱孙子的父母像屁股坐了热鏊子,上蹿下跳跺脚慌。终于结婚了,媳妇人不错,不讲彩礼只讲人,正合我心,日子过得还算如意。也是幸福时光不耐过,一转眼,媳妇已退休大半年,可结婚好像还是昨天傍晚的事。

  当年,单位没房,我和同事挤宿在工会办公室,撵得主席老头没法办公。要结婚了,没房不行,领导让自己去租,人生地不熟,又没钱付租金,无奈,只得从市内调到位于远郊的媳妇单位,才赚得一间公房作洞房。虽然破旧,下雨常靠锅碗瓢盆“抗洪救灾”,但“黑馍总比没馍强”,也算捏搁凑乎。如今,年轻人结婚,谁没有写着自己名字的房屋?父辈们不仅自己有住房,多数还为儿女备下了亮丽的婚房和成车的嫁妆,这在30年前,打死都不敢想。

  那时,急切想要孩子。媳妇肚子鼓了,很高兴,火烧眉毛般盼着快出生。终于有了女儿,又巴着快点会叫爸、会走路,会拿着打火机点香烟,叫我当当活神仙。如今,女儿比我毕业时还大四五岁,一路竟本科、硕士、博士顺当当读下来,去年结婚成家,又有了可心的工作,比起当年的我,老练成熟得多。前推30年,做梦都不敢想!

  当年,最奢侈的家用电器就是收音机,能弄个手表戴戴那算“拽”上了天,等趟远郊的公交车少则几十分钟,多则一两个钟头。好不容易“肉搏”上车,一厢沙丁鱼罐头,差一点就要挤成相片。如今,莫说电脑、手机了,就连轿车也进了寻常百姓家,过去等公交车的时间,现在坐飞机已从郑州去到了北京。这在30年前,怕是天方夜谭。

  毕业30年,既慢又快,沧海桑田!30年,时光催人老,而生活却步步高。人老,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说谁真能越活越年轻,那必是神妖鬼怪。而社会进步、生活美好、人民小康的曲谱只有在中国道路的琴弦上才奏出了盖世华章。再过30年,祖国的变化必是又一轮地覆天翻,美丽的中国梦无疑将在那一天圆满兑现。我和同学有约定,届时,各自再来作文纪念,题目就叫《毕业60年》!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