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平
市场上买回的香蕉,常常放不了几天,便开始出现霉点。尽管里边还没有腐烂,但女儿无论如何也不会吃了。这时候,我常常想起当年的父母亲。
最早吃香蕉,应该是我五岁那年。当时,父亲从市场上买来一把青绿色的香蕉,尽管味道微甜带涩,还是很令我们新奇。父亲当时留了个心眼儿,将几根生蕉藏在柜里,一星期之后被我意外发现了,偷着再品,顿时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水果。
从那时起,我知道熟了的香蕉才好吃。但熟透的香蕉容易腐烂,随着生活里香蕉数量的增多,以及我们对香蕉美味的审美疲劳,每天吃香蕉量不断下降,从最初的一次四五个不在话下,到后来的吃一个都显得勉强。这样,生活圈子里开始出现大量的腐烂香蕉。
到后来,父母每次采购香蕉回来,总是先习惯性地仔细挑选,看看表皮有没有霉烂的迹象。如果表皮哪怕有一两块黑点,当即毫不犹豫地带头吃下,而将那些外表光鲜的好蕉留给我们。
时过境迁,转眼我们也做了父母。全家人依旧喜欢吃香蕉,而这时候选香蕉的成了我们,我甚至一度怀疑带头吃坏香蕉的习惯,应该是每个父母的遗传基因。父母将快烂的香蕉吃掉,是为了更大限度地避免浪费,尽管很多书上说,变质水果有损健康。
我知道,一对持家的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绝不只是一个带头吃坏香蕉的习惯,而是一种生活的节俭,一种对子女无言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