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怀川人物 | 焦作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怀川有爱山为证
严惩“零负团费”“挂靠承包”等违规行为
调研修武县乡村旅游工作
标准化建设助推旅游上档升级
影视城即将上演
大型慈善爱心晚会
旅游饭店与旅行社实现无缝对接
云台山水韩国受热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5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川有爱山为证
—— 记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任太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核心提示 他按月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金,每月给企业员工的父母发放孝心金,他先后设立了沁阳市高考、中招“永威奖学金”,他面向全省贫困家庭学生开办了免费寄宿就学的“慈善阳光班”……多年来,他用于扶弱济困、敬老爱幼、热心助学和支持各类社会公益事业的捐款累计7400多万元。

  他,就是我市唯一荣获“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称号的任太平,一个拥有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双优民营企业家、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等多项荣誉的怀川人。

  本报记者 陈作华

  4月1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第八届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

  一位从太行山脚下走来的农民企业家,登上中国公益慈善最高政府奖颁奖台,从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手里接过了镌刻着“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字样的奖杯。而这种奖杯,在本届颁奖会上只发给了20个人。在河南省,荣膺此奖者仅有一人。

  这位农民企业家名叫任太平,一位地地道道的怀川人,一个历时25年执着追寻慈善梦的人。

  让我们追寻他的慈善脚步,去一睹这个怀川人深藏于心的真情大爱。

  因贫困辍学而萌生的助学梦

  任太平,现任河南永威安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沁阳永威学校董事长。身为企业家,他却缔造了中国民办教育的传奇,让北大附中、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京实验中学等全国知名中学的校长前来考察取经,每天来校观摩教学的各地教师络绎不绝……

  走进永威学校,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推行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全新的教学模式,更充盈着以办学举教而济世为民的浓厚情怀。

  这种济世情怀源于该校创办人幼年的生活经历。1954年,任太平出生在沁阳市太行山脚下西向镇虎子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3岁时母亲去世,他对幼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和贫寒,每年进入农历腊月,家里就没了吃的。他在冬季里从来没有穿过内衣内裤,一身破棉衣穿一冬,一旦弄湿后就要放到火上烤,这时候就会听到噼噼啪啪的响声——这是虱子落到火里的声音。冬天夜里为了御寒,他就和别的小伙伴挤在一堆麦草里睡觉。

  由于家境贫寒,任太平上学后常常是三分钱一支的铅笔买不起,一学期五角钱的学费缴不起。上初中时,他就经常上山割荆条、编箩筐,以此挣钱支付上学费用。进了高中校门,上课时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两眼发黑,无奈只上两周便被迫离开了学校。

  在离开学校的那一刻,他的心里倏然冒出一个想法——将来要是有可能的话,我要自己办一所学校,让穷人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1982年,刚刚当上村委会副主任的任太平就向村两委会建议,把村办小学从破庙里搬出来。原来,村办小学一直在一座土地庙里,古庙年久失修,漏风漏雨,教学环境很差。他的建议被采纳后,村里投资新建学校,由此村里的孩子告别了跟泥胎、神像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历史。

  有了新学校,任太平并不满足,他希望老师们能够教得好,孩子们都能学得好。

  由此,他把农村土地承包的办法用到了学校里——让老师承包学生,把老师的收入与教学质量挂起钩来。村里按小学、初中设定教学基本成绩分数,班级学生平均考试分数每增加一分,任课教师所得增加100元。为了保证学生考试分数真实,村里专门派出村民代表监督考试。

  这种办法实行一年后,虎子村的教学成绩从全乡第二十三名一跃成为第一名。

  1987年,任太平辞去村干部职务,开始在一片乱石滩上创办化工厂。随着企业的发展,他开始以经营收入反哺教育。

  1993年,他出资在沁阳一中设立了“任太平奖学金”,后更名为“永威奖学金”,通过对高考成绩突出、家庭困难的学生颁发奖学金,资助和鼓励他们发奋学习,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当年,就有204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领到了共计60多万元的奖学金。这项奖学金,一直坚持颁发了10年。

  2005年,任太平又设立了“沁阳市中招永威奖学金”,每年出资5万元,奖励沁阳市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爱岗敬业的教师和教学成绩突出的校长。而今,这项奖学金已颁发了8年,累计颁发41.57万元,共有34位校长、557位教师、1348名学生获得奖励。

  他把校门向全省寒门学子敞开

  早在任太平在村里推行“教育承包责任制”的时候,他就把这种教育改革实践写成了30多页的汇报材料,分别寄给了几个决策机构。然而,他没有等到什么回音。

  这种情况反倒刺激了任太平,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创办学校的决心。

  历时15年的创业发展和资金积累,任太平已具备了办学的经济基础。2002年,他利用一处搁置5年的烂尾楼开始筹建学校。很快,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建成。

  要办就办一流的学校,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任太平四下江南,终于把全国知名的江苏洋思中学原校长蔡林森聘请到永威学校当校长。由此,该校教学成绩突飞猛进。

  2004年夏,《大河报》上刊登出这样一则招生启事:“为回报社会,帮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高中学业,我校决定面向全省招收‘永威宏志班’学生。凡符合条件被录取者,免去三年在校的一切费用,每人每月补贴100元生活费并报销寒暑假往返路费……”

  这是河南省民办学校中第一个面向广大贫困家庭学生伸出的橄榄枝。在当年的“宏志班”学生中,有一个名叫张小二的同学。他住博爱县山区,父亲因病瘫痪在床,全家人借住在邻居家一间屋子里,是全村的特困户。张小二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当地一所重点高中录取,可又为3000元的学费犯起愁来。就在家人打算让张小二放弃读高中的时候,有人把永威学校开设“宏志班”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于是这个山村孩子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2010年,首届“慈善阳光班”在永威学校开课。这一年,任太平与河南省慈善总会联合设立了“慈善助学基金”,他个人每年捐资300万元,在永威学校设立“慈善阳光班”,由全省各地市民政部门推荐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高一新生来此就学。

  “慈善阳光班”学生在校三年的学费、住宿费、就餐费、书本资料费等全部由校方承担。这些学生来校时连被褥都不用带,学校为其提供整套床上用品,而且还每月发放50元的生活补助费。三年后如果考上大学,其学费仍由校方资助。如今,“慈善阳光班”每年招收学生200人,学生来自省内十几个地市。

  在永威学校校园里,因为“慈善阳光班”的开设而暖流涌动,也因为一个个即将辍学的贫困家庭孩子在此迎来新的人生而格外阳光。

  沁阳市山王庄镇盆窑村一名姓侯的特困家庭女孩,从初一到高三6年间都是靠永威学校的资助而度过的。2012年,她取得了高考焦作市文科第七名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临行前,任太平给她拿出了第一年的学费和2000元生活费,并告诉她还将为其资助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这位女生在讲述自己经历时说:“我刚上初中时成绩排在班里后十名,再加上家里贫困,心里很自卑,曾无数次想放弃上学。是永威学校让慈善的阳光照进了我心里,我才开始发奋学习,到初三时成绩已经提高到年级前十名。我上大学后,任伯伯到北京出差时还常来看我,我从他身上感到了父爱。我会努力学习,让自己变成一个阳光女孩,将来像任伯伯一样报答社会。”

  深藏于心的扶弱帮困济世情

  幼年的贫困生活,使任太平在内心深处种下了同情弱者、轸恤贫寒的种子,见困就帮、遇难相助,成了他的习惯。

  2006年的一天,他在广西桂林出差期间,从中央电视台《本周关注》栏目上看到了一个患有精神病的母亲与两个年幼的孩子住在城市排水管道里的报道。当晚,他夜不能寐,第二天就直接从广西赶往北京,从一处河沟的下水管道里找到了这母子三人。他先是在北京给他们租了房子,之后又将这位患有精神病的母亲送进一家医院。这位母亲住院治疗4个多月,直到病情好转才出院。其住院费、医疗费共计2万多元,任太平为其一笔结清。

  然而,此事并没有到此结束。任太平四处奔波,在北京丰台区为这家的8岁男孩元元联系了学校,并为其支付学费、生活费,直到这元元读完小学。由于无法确定这一家三口来自何地,为了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栖身之地,同时便于照料他们,任太平向沁阳市公安机关提交申请,把这母子三人的户口落在了沁阳。2011年,任太平把元元转入永威学校读初中,并为其承担了所有生活和学习费用。不久前,元元的姐姐也被安排到永威驻北京办事处工作。

  致富不忘乡邻,对任太平可不是只做些面子上的事。他把回报社会、奉献爱心当成持之以恒的责任和义务。他认为,企业的规模越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

  从1987年创办企业伊始,任太平在每年春节前都拿出几万元钱,给村里的老党员、困难户和孤寡老人共30多户40余人发放生活物品和慰问金。2011年,由他个人出资设立了“敬老基金”,把施助覆盖面扩大到了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如今,在每月21号这一天,虎子村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全村2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领到100元的敬老金。

  这些年来,任太平共计投资数百万元,为村里修建了水泥路、影剧院、村办学校,资助村里打井、修渠、敷设自来水管道、架设电线等基础设施建设,使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山庄提前迈进了小康村的行列。

  尽可能多地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是任太平对企业用工的一贯要求。如今,他的公司里拥有残疾人员工700余人,成为沁阳市残疾人安置人数最多的企业。在这里,公司不仅为残疾员工办理了各项社会保险,使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记者在永威公司里留意到,残疾人员工脸上都洋溢着自信而快乐的笑容。“这种笑容来自于心底,是心里有了阳光,脸上才有笑容。”一位在门岗工作的残疾人说,“董事长不仅给了我们这些残疾人一份工作,更给了我们生活的尊严,让我们有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在永威公司里,所有员工除了自己按时领工资外,其父母也可以按月领到100元钱,这种钱叫“孝心金”。自2011年1月起,任太平出资设立“孝心基金”,公司派出专人把孝心金储值卡直接送到所有员工父母的手里,每月按时给他们打去这笔寄托着孝心与感恩的钱。“这项支出每年达400多万元,但公司能为这么多员工的父母尽孝,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任太平说。

  “董事长在帮助别人时不怕花钱,但他自己的生活是很简朴的。他没有名牌服装,从来不买奢侈品。我们跟他出差时,经常在地摊上吃饭,中午一人一碗烩面是常有的事。”永威学校副校长申芳说。

  “我出生在太行山脚下,我公司的北边就是巍巍高山,我自小就常与大山对话,承诺要倾尽全力去帮助困难的人。我感到大山在一直看着我、期待着我。为此,我要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任太平说。

  

图为任太平。

  陈作华 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