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山 阳 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七绝·雨中观榴花
六 月 荷
诗词十三首
怀念父亲
读书随想
乡间初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崔清礼/往事如烟
乡间初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1966年冬,“文革”的狂风巨浪把父亲击倒了。干了10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一夜间成了“叛徒”“特务”“走资派”,成了人民的“罪人”。从那时起,我家就开始了在漫长的屈辱中生活。

  1971年春,我已经成长为19岁的小伙子了。那时,村里和我同龄的青年男女们,都早早地定好了婚。有的已经娶妻生子。那种年月,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的子女和亲戚,是绝对不能入党、提干、参军的。我虽然长得皮肤白皙、高大壮实,可媒婆就是没人愿意迈进我家的门槛。

  就在娘对我的婚姻心急如焚的时候,一个大我一岁的姑娘悄然走进了我的世界。那是和我家同一个生产队的曹家闺女,名字叫春燕。她的皮肤有些黑,左腿轻微的跛。找个好一点的人家吧对方不愿意,找个差一点的吧她不甘心。所以,她把目光瞄准了我。她家是贫农成分,父亲还是生产队长。曹家是个大家族,光叔伯、本家就占了大半条街。他的父母怕亲属们都受连累,说啥也不同意女儿往我家这火坑里跳。但她的两个闺蜜始终执着地劝她:这小伙子的家虽然有点那个,可人长得高大帅气,可别错拿了主意。而这闺女有意无意地开始主动接近我时,我却浑然不知。直到她的一个闺蜜悄悄给我递了话,我还是将信将疑的,同时也自感没有多大的兴趣。尽管我的家庭背景暗淡,我还是不甘心接受她的黑和跛。对门二嫂知道这事以后,大骂我不知道好歹。

  说实话,那闺女稳重、踏实,做事细心,善解人意。我对她的这些特点,还是挺喜欢的。随着那姑娘的耐心、她闺蜜的极力撮合和二嫂的穷追猛打,我渐渐地开始接近那姑娘。每天吃过晚饭后,我们常常在河边、地头、大树下见面说话。可是她的爹娘就是不同意,任凭二嫂和那两个闺蜜软磨硬泡,他们就是不松口。

  我们的关系就这样不明不暗地持续了近一年时间。这一年的冬天,我父亲的境况得到了很大改善,被公社安排到良种场当场长。良种场的一个郭姓炊事员有个女儿和我同岁,他见过两次就看中我了,主动托同事向我父亲提亲。父亲也不愿意我和曹家的事这样拖下去,就果断地答应了郭家的婚事。春燕知道我又见了别的姑娘,几次约我出来,见面后只是默默地流泪……

  我和郭家姑娘“换东西”的前一天,把春燕约到了二嫂家。二嫂也无奈地当着我俩的面说:“她爹真倔,说你爹没有‘官复原职’,前途不稳定。”

  我是在春燕心碎的哭声中离开二嫂家的。

  我参加工作离开家乡后,节假日时常回家看望父母,但从没有近距离地见过春燕。今年清明节,我回家为父母扫墓,路过春燕家村口的机井房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在洗衣服。我见井水清澈,就停下来准备洗车。待那老妇抬头时我才看清是春燕。只见她满脸沧桑,嘴有些干瘪。我抢先说:“你还好吧?”

  “好,你也好吧?”春燕慌忙站了起来。

  少顷,她向远处看了看说:“孩子来接我了,家里坐会吧。”

  顺着她的目光,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妇女骑着电动车正向这边驶来。“你忙吧,我有事还得走。”我说。

  我在河边洗了洗手就去发动车。我拉开车门时回头看了一眼,春燕仍在那里站着,目光专注地望着我。她的双眼虽然失去了昔日的光泽,但还是那样的温柔,还有些淡淡的忧伤……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